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186 闻香教(1/2)

作者:逐日武士
就在刘佩忙着安置流民和孩子们的时候,一些人正在山东郓城六家屯的大宅里商讨着秘密事情。如果官府知道些人在商讨什么,恐怕会吓得尿裤子。

宅子的堂屋里摆着一桌酒席,桌子旁坐着七八个人。上首的那个人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乡下的土财主没什么两样。可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闻香教的副教主徐鸿儒!

他下面的人穿着打扮也各有不同。一身农民打扮的人叫候五;书生打扮的人是沈智;商贾打扮的人是夏仲进;一身短打扮的人是张柬白;账房先生样子的人是周念庵;最后一身货郎装扮的人是孟先汉。

这些人都是闻香教下面各级头目,同时也是副教主徐鸿儒的心腹。今天他们聚集在这里可不是为了这桌好饭菜,而是在商量着造反的大事!

说起闻香教大家可能不熟悉,要是提起白莲教大家就熟悉了。要说这个白莲教真是够奇葩的!

白莲教是唐朝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造反的工具。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白莲教这个宗教在世人眼中是唐时反唐,宋时反宋,元时反元,明时反明,清时反清!可是由于他们造反时的领导者普遍水平低下,导致他们从来没有成功过!

闻香教就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由于其经常造反的前科,所以白莲教是在《明律》中明确取缔“左道邪术”,从此势落,屡遭打压,逐渐开始分裂,形成了几十种分支教派,闻香教就是其中之一。闻香教自创教以后不断更换教名,如大乘教、东大乘教、大乘红通教、弘封教、大成教、善友会等。之后更名为茶门教,也多称清茶门或清茶门教。

其实教内潜在的核心制度实为金钱制度。因为无论是教首,还是教徒,“传教敛钱”才是其创教及传教的真正动力。嘉庆年间山东学政王引之曾这样形容:“彼为邪说者,知愚民之可以利诱也,于是借敛钱之说邀其入教也,则己之钱入于人之手,其人入教而又传教也,则人之钱入于己手。辗转传教则辗转敛钱,愚民信以为生计,遂相与从之。”

教徒在入教之后,如果能成为“师傅”或者更高级别的教首,便能从新入教的教徒或者下一级的教首身上收取入教的钱,以及其他所谓的“根基钱”、“种福钱”、“线路钱”等。所以,“传教敛钱”也是创教者王氏家族能从农民、小手工业者一举变为富甲一方的巨豪,并冒着灭族的风险广泛传教的根本原因。

闻香教的创始人王森是河北滦州人,本是明朝初年白莲教教主“佛母”唐赛儿一脉的传头,职业是个皮匠。后为了逃避官府打击另创新教。他自称曾救一狐,狐自断其尾赠之,有异香;以此号召徒众,人多归附,故称闻香教,自号闻香教主,教徒遍及冀、鲁、赣、晋、豫、秦、川等地,

然而,王森因被四徒弟李国用出卖,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度入狱,五年后死于牢狱之中。其子王好贤继任教主,和徐鸿儒继承王森遗志继续传教。

史书记载王好贤颇有野心,掌教期间,一方面与朝廷配合,一方面又派大师兄山东徐鸿儒、二师兄北直周印等教内传头筹划起事,以夺天下。而徐鸿儒他们追求安善,反对暴动起事,致力于联合各个分支教派,重整白莲教。

其实事实应该是与史书记载相反的。闻香教之所以四处分派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