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章 午时已到(3/4)

作者:浙东匹夫
稍稍搞清楚现状后,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怎么办?是立刻回头去对付太史慈,还是就地先强攻把诸葛亮灭掉?

回头打太史慈,看似是更安全稳妥一些的,但太史慈据说也是三五万人的话,规模竟不在诸葛亮之下。

而且要是己方后撤了,诸葛亮也尾随而来、步步压迫呢?三天之后,当草原联军退回到可以和太史慈交战的地区时,诸葛亮最多也就落后一百多里。

到时候太史慈要是也已经转攻为守、在这三天里突破了土垠围城部队的包围圈,撤进了土垠县城跟田豫会师。

那么,草原联军就会面临打不下土垠、还白白疲于奔命往返跑了七百里路、疲惫不堪,还耽误了一来一去七天的宝贵时间,给汉军各方援军越来越多的靠拢时间。

越拖,变数越大。到时候再来一个变故,再多拖几天,赵云肯定都到了。

“不行!不能再被汉军耍了!直接强攻一天诸葛亮的营地!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也要摆出凶顽强攻的姿态,然后趁夜突然撤走,不能被诸葛亮咬住!

还有,如果不得不走到那一天的话,可以假装突然撤走得很仓促,但实际上后军留精兵后队断后。一旦诸葛亮追出营地、想要从南皮继续北上跟太史慈会师,咱就回身反杀!诸葛亮高顺在坚营内不好消灭,到了野外还不是轻松灭之!

毕竟,诸葛亮和太史慈这次野心有点大呐,他要是只想拦截我军进入渤海的部队,完全可以少绕一点,从渤海入易水、截断易水归路。

但他们又往东北方多绕了一百五十里,绕到濡水,这摆明了是贪心不足,想把咱留在土垠、令居围困田豫、田畴的那两支围城军队一起干掉,才把包围圈撒得那么大,这就不仅仅是想把咱逼得撤出长城,是想尽量把咱的主力围歼掉了!绝对不能让诸葛亮有余力追击!”

两大草原豪杰商量了这个计谋之后,立刻便开始执行了。

……

十月二十六,血色肃杀的一天。一大早,近二十万草原联军主力,在东光县城北部的平原上,对诸葛亮和高顺已经稳扎稳打加固了四天的营区,发动了全面总攻。

如潮的草原士兵,也不再拘泥于骑马冲锋,很多都是步骑配合,骑术不太好或者马匹质量不高的,都下马步战顶着厚木巨盾攻营,总之就是靠人海战术了。

他们心里也清楚,草原民族缺乏铁甲,骑兵都是来去如风的轻骑兵为主,配合长矛马刀,

无甲的马匹在神臂弩营地面前太吃亏了,受弹面积太大,随便蒙到一箭就是人仰马翻,人即使没被射中,坠马也会重伤。

相比之下,把马匹留在后营内,只有步战持刀盾上前,而且配上临时大批量赶制的巨型厚木盾,还能做到全方位防护箭矢。

要造出面积足以把马都完全遮护住的大盾,那是不可能的,但造出只把人全部护住的大盾,工艺上还是轻松的,就是笨重了点。

两军阵前,一时矢如飞蝗,汉军四万人,足足就配了八千张神臂弩,还有一两万的其他各种高低搭配远程武器,全部远程兵器加起来,装备比例超过了惊人的一半。

没办法,谁让诸葛亮带的这支部队,是从京城雒阳周边调来的呢,仓促间人数可能无法集结更多,但武器绝对好。

前面几天的试探性进攻中,因为压力不大,诸葛亮也没把全部家底亮出来,没有充分暴露火力。就是等着勾引草原群雄,让他们多看到点希望,直到最后彻底露出獠牙、要总决战的日子。

说句难听的,哪怕没有太史慈,光靠诸葛亮高顺这四万人,守住让对面二十多万都攻不进营,都是可以做到的。

之所以不做,无非是诸葛亮不满足于击退、击败敌人,他要尽量多包抄围歼!

东光营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