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随机应变(八千字大章)(3/7)

作者:浙东匹夫
个击破”这个铁的教条了,可以稍微灵活应变一下。

但李素所言毕竟匪夷所思,刘备为了兼听则明,又问了旁边的荀攸:“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老神在在地想了一会儿,说道:“右将军所言,虽闻所未闻,但细细算来,也略有几分道理。而且我听说李傕这次是玩了命地强拉壮丁,如此士兵的士气定然低落,那些刚刚从军数日的农夫青壮,有谁是真心为那个狗贼暴徒卖命的?

现在被堵在陇山之中,没有地方逃跑,还觉得他们一方人多势众,这还有心死战,能被督战。要是真按照右将军的相持耗粮方略、等他们粮尽时退到了泾河高原之上,怕是稍一接战,开阔地上逃兵无数。

不过右将军之法要实施,现在还有一个困难,那就是如何保全张任的残部。大王是仁德之人,定然不能落下‘坐视袍泽覆灭’而且是就近在几十里外覆灭这种事儿发生的。

可惜我军中的板楯蛮都被张将军带着,留在了郿县战场,所需可以指望叟兵或者先头的昆明黑夷士卒,走山路小道、略作支援,鼓舞张任?我还不是很熟陇山地理,只是随便想的,未必可行。”

刘备听荀攸的话也挺有建设性,就吩咐关羽继续不用急躁、以减少伤亡为要务,按既定节奏救援街亭、攻城武器没造好之前别急着强攻陇关。

另一方面,刘备跟李素、荀攸继续商量着,还找来了叟兵的带兵将领、越嶲都尉鄂顺,让他也作为一线指挥官看看,有没有办法指挥叟兵翻山增援张任。

偏偏刘备和李素他们商量到深夜时,居然前线来了一个友军的斥候,正是张任军中的山地战蛮兵,带来了一封张任的血书。

张任信中表示他实在是撑不住了,今天被李傕郭汜前后夹击了一整天,希望允许他按照自己的设想调整部署方案,否则明天一天再攻下来,他的五千人真要全军覆没了。

刘备和李素荀攸看了之后,居然觉得可以批准。

……

同一时刻,街亭隘口。时间已经是入夜时分了,可轮番的血战丝毫没有放松,阵地上已经是伏尸处处、血流漂橹,张任自己也是受了两处箭伤,幸好身上的玄甲质量不错,入肉不深,才能坚持指挥防守。

连射穿玄甲的箭矢都有两支了,其他根本没扎穿的或者是射穿后仅仅造成一点皮外伤的,那就根本没法统计了,盔甲上足足插着十几根箭,张任都懒得去拔箭杆,就这样继续巡视防务。

李傕的军队,今天似乎也学乖了,开始使用一种简陋的、靠好几个人力一起抡的老式投石车,结构跟战国时期就有的投石车差不多,并非配重式的。在抛掷重量和射程方面,至少比刘备军的都差一半以上。

只不过李傕用的弹药也学刘备军一样做出了优化,从战国和秦朝独头弹,变成了如今的很多半斤重一斤重的小石头,葡萄弹。

之所以用了这种武器来攻寨,也是因为一方面发现张任的守兵当中,有一个营的铁甲兵,用弓弩很难射死,所以用石头钝器砸击效果会比较好。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发现张任的诸葛连弩实在在近距离防守中效果太强了,而且连弩结构庞大、相当于有个木质防盾,还不好用弩箭杀伤弩手,或者说杀伤了弩手也没用,汉军只要换一个弩手顶上,连弩一样能继续发威。

所以李傕才在李儒的建议下,用了投石攻击,因为弩箭没法把诸葛弩射坏,一斤重的小石头确有可能把弩机砸毁,让武器无法修复。

李傕是今天下午才刚刚造好这些简易投石器,然后专盯着部署了诸葛连弩的箭楼砸,一个半时辰里已经砸坏了十几部。让张任的诸葛连弩存量从五十部降低到了三十几部。

这也是导致张任觉得他的部队肯定撑不过下一个白天的重要原因。要是明天上午剩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