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5章 孙策的真正实力(3/4)

作者:浙东匹夫

一石益州或荆南出产的林邑稻,在扬州市面上一度暂时能卖到相当于两三倍于传统晚稻的价钱——

再贵的话也不可能,因为孙策可以靠着已有的稻种几何级数多繁衍一两年,也能得到足够多的种子。而且这种昂贵的行情也就持续一两年,等种子普及后就不会再忍受溢价了。

于是,扬州和荆北地区,分别是在195年实验性小规模种植林邑早稻、196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几个郡的规模,今年197年更是达到了全境普及的程度。

和平种田期和高产新作物的普及这两个重大利好撞到一块儿之后,导致孙策治下的扬州,最近两三年发展极为迅速。196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逼近一成了,大约在八点几百分比,到197年正式破一成。

考虑到育龄青壮年人口本就只占总人口一半多,而女人又再只占其中一半,可知10%几的出生率已经非常恐怖了,几乎相当于每年每三个育龄妇女中就有一个在怀孕。要不是粮食非常够吃,农民们才不敢这么疯狂生。

当初孙策194年刚统一江东的时候,扬州的总人口已经跌破300万大关,后来靠着占领袁术的合肥、安丰、弋阳等地,夺取了几十万人口,又加上三年里累计抓来的几十万山越族奴隶,理论人口应该有360~380万之间。

但是,再算上这三年里的人口生育自然增长,如今孙策治下的实际总人口,竟达到了惊人的450万,这三年里自然出生减自然死亡的富余值就有七八十万之多!

孙策的总人口,竟和如今的曹操依然相差不大——曹操在拿下了原属袁术的豫州东部之后,再加上曹操从三韩掠夺的人口、内部屯田增长,也才从300多万人膨胀到500多万。

当然了,孙策的人口增长质量不如曹操,曹操是靠扩大地盘增长为主的,所以新占领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好,可以直接派上用场的青壮年比例极高。

孙策的增长主要靠粮食多了之后人民乱生,所以短期内婴幼儿比例极高——扬州450万人口中,3周岁以下的婴儿就有100万人!如果放宽到七八岁以下完全无劳动力的小孩,更是高达150万。

也就是孙策手下三分之一的人口,至少还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勉强形成“童工”劳动力,或者是当少年兵。这人口结构已经不是年轻了,而是年幼。

如果孙策政权活不过未来的七八年,那么它这些“账面浮盈”的“人口红利”,也就轮不到孙策来享受了,或许会便宜将来接盘这个政权和地盘的外人。

但不管怎么说,看着己方蒸蒸日上的国力,孙策的野心也是稍稍有些膨胀的,这都是支持孙策再鼓起勇气快速扩张的筹码。

如今的天下大势,随着袁术被彻底瓜分,刘备治下在今年年初时还只有1300万人口,并入弘农、南阳、原刘表领土后,膨胀到了1600多万人,依然是天下人口最多的诸侯。

袁绍在战前有1100多万人口,吞并了司隶大部分地区和颍川、汝南等地后,还夺取刘备的小半个河东,增长到了1400多万人。

曹操从300多万增长到500多万,孙策涨到450万。整个大汉朝总人口规模靠着前几年的和平,勉强爬回了4000万大关左右。不过很快,更血腥的、毫无外交花哨可言的新决战,就会愈演愈烈,流血百万。

……

孙策很清楚自己的斤两,他也知道刘备阵营如今总共有多大的战争潜力。不过他对于李素这一块刘备阵营下面的分支、眼下有多少立刻可以投入的兵力,还不甚了解,所以当晚就专注于此事,向周瑜耐心请教。

好在周瑜的情报比较充分,这些日子他仔细搜集了,更关键的是上次张允来的时候,带来了重要的内部部署情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