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中兴六公爵(3/4)

作者:浙东匹夫

所以,李素这个公爵,是拥有会稽郡二十县封地了,距离全郡获封还差两个县。估计这俩县也得将来运筹帷幄、统筹为大汉开拓新的疆土,渐渐增封,最后拿全会稽全境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决战中最后一个要封、也是获益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诸葛亮了。

直接堵截逼死曹操的人,而且有光复徐州的战功,得最重的赏赐是肯定要的。

诸葛亮之前的功劳和封赏,就明显应该是在马超之上的,他吃亏还是亏在年纪上,马超毕竟比他年长五岁。而二十二岁和二十七岁,在考虑封侯拜将方面肯定会有很大落差。

这次,诸葛亮的功劳至少也够得上再顶格加两个县的封地。不过那样一来,他就明显超出三县两万户的县侯上限了、但又距离五县三万户的郡公下限稍微有点距离。

最后,还是李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给刘备提了一个折衷方案:考虑到诸葛亮的年轻,这次只给他加爵位,但不提升其官职。

年轻人嘛,给爵位不会让人飘,但做官履历和升迁速度肯定要压一压,让他好更多知道基层的不易民间的疾苦。

另外,李素不是在涿县的时候,才刚刚给刘备出了个主意,允许那些在统一战争早期就“毁家纾难”的义士家族,用赞助朝廷军费的功劳,来换取免税么?

诸葛家毕竟有好几十亿的朝廷战争债券,而且都是当初政策都不明朗的时候,就主动第一个踊跃购买(算跟李素、甄家并列第一吧,反正都是刚出来政策立刻抢着买),也没考虑回报,这也算是非常支持大义了。

所以,可以让诸葛家自愿放弃一些抄引国债,做一个典范,朝廷再赏赐他们荣誉——而且这种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

秦始皇的时候,巴寡妇清不就是走的这条路子封侯的么。汉武帝的时候,刚出台算缗告缗法令之前,也是有富商主动捐出一半家产助军,鼓励皇帝问富商阶级收家产税来打匈奴,那家伙后来还成功当了九卿(当然从大商人的角度来看,这家伙肯定是富商阶级的内鬼,把同行卷死了。)

当然,诸葛亮现在想封公爵,情况跟封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这不也考虑到诸葛亮本来功劳和资历就只是差一点点,而且他家的数额特别巨大。

最后权衡的结果,是诸葛家放弃了五十亿钱的战争国债,然后加上其他功劳,让诸葛亮二十二岁做到了琅琊郡公,同时换取了其兄长诸葛瑾也是万户侯。

这笔钱也占到朝廷总发行战争国债的十分之一了,而且考虑到最早一批债券是章武三年就认购了,而朝廷还钱还遥遥无期。把利息都算上,将来这笔债券的期权总数绝对能超过八十亿。

谁让诸葛家专利巨多还都是疯狂赚钱的,从新式织锦机织布机到各种瓷器蒸馏酒的专利都捏在诸葛家手上,只有早期的织锦机发明总算是过了专利保护年限了,他们的钱确实怎么折腾投资都花不完。

所以,哪怕放弃了国债,他家还是可以细水长流稳步经营,根本不影响。换助攻一下“开国公爵”的位置,加一个万户侯,他们自己觉得划算那就是划算。

刘备对于“中兴公爵”的总数控制,还是非常克制的,而且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希望可以文武平衡。

所以最终只是中兴六公爵,文武各三人。

以武职封公爵的,只有大将军关羽(八县)、太尉张飞(六县)、骠骑将军赵云(六县)

以文职封公爵的,只有太傅蔡邕(六县)、丞相李素(二十县)、司隶校尉诸葛亮(五县)

未来或许大汉还会有公爵,但概率就不大了,就算有,也不是这一波汉室三兴统一进程中的公爵,含金量会有所变化,只有这次的六个,才算是“中兴元勋”。

在涿县这些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