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潜心着华章(3/5)

作者:银河索龙
城太守范晔,虽则零星不轨,时或有之,但宣城结伙成股的叛逆不逞之匪,已经绝迹。自任太守以来,宣城风调雨顺,五谷丰稔,万民安康四方安静。至于误判原宁国县令霸占人妻、修有悖朝廷,纯属颠倒黑白,无稽之有。请圣上予以宽宥,并准许范晔修编。”

刘义隆何尝不知,自登基以来在祖宗创建的基业上又做出了威震天下的业绩。如今四海靖宁,国泰民安,物阜年丰,九夷臣服。连最难驾驭的读书文人,在他的怀柔之策感召下,也都埋头寒窗,穷经究史,苦苦追求那举业禄事。因此,近几年来,天下士子不论口中笔下,悖谬忤逆之辞,几乎绝迹。他再也无须像自己父皇那样动辄大开杀戒,以惩罚那些识经知史、舞文弄墨的不驯逆种了。是的,怒口难箝,怨口难箝,恨口更难箝。他们的孔圣人讲的乃是至理名言,以仁爱治天下,“我欲仁,斯仁至矣!”元嘉盛节的美誉,正是缘此而来。咳,诸先皇的威慑镇伏,终属下策,只怕难逃后世史家的苛求了!朕正当而立之年,大业待立,来日方长,随着天威与日俱增,将百尺竿头,更进一层,泱泱南朝将在文人手里谱写出光前耀后的史章。

刘义隆想到这里,即刻在裴松之的奏章上批下了修编乃盛世之举,朕酌范晔躬优嘉士林之美誉。

bt2四ht

范晔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晨曦拂窗,他便到后衙庭院中来散步了,他散步也与众人不同,经常倒背双手,一边围着花坛转圈儿,一边背诵史经。他最喜欢的是古代圣人,首推文圣孔子,因为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提出了“克己复礼,仁也”的主张。他开办教育,并抱经世济民之志而游说诸侯各国,以其人格魅力和感召力浇铸了中华民族的品格。他尤为推崇医圣张仲景,因为张仲景不仅冶炼了精湛的医术。树立了崇高的医德医风,而且还完成了儒家最高理想人格的立功、立言、立德标准。这两位圣人,一个揭示了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一个揭示了生命健康的基本原理。一个奠定了人格健全。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意识形态;一个创立了身体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命医学体系。孔子教育民众修身以应世,仲景体恤百姓济世而活人,都是人类得以健康生存并长久发展的基本理论。但不知什么原因,当范晔读完后,并未见班超和陈寿把张仲景列入其中,是什么原因呢?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竟把周围的一切忘了个一干二净。这时,三姑娘喊他用早餐。喊了好几声,他都听不见。

刚刚过完春节,郡衙公务清闲,又无客人拜访,吃罢早饭,范晔便一头扎在书房内,捧起他撰写的看了起来,只见他一会儿捻须,一会儿摇头,一会儿长叹。总感觉不如心意,便提笔又删又补地修改起来。不知不觉,日头已经偏西,忽听肚中“咕咕叽叽”起来,一阵食欲油然而生,便习惯地顺手抄起一块饼子,塞进口中,不料想竟是一根墨柱。当他用力咬嚼时,只听“啪”的一声。一颗门牙绊落下来。疼得他嗷嗷乱叫,血水墨水顺口直下。便抬手慌忙去摸嘴巴,这一摸不打紧,本来他那紫红的脸膛。竟摸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三花脸。

三姑娘闻声走来,不禁捧腹大笑道:“夫君,你这是咋了?”

范晔捂着嘴道:“疼死我了,你还笑!都是这肚子不争气造成的。”

“肚子饿了,也不能吃墨柱啊!”

“你常常不吭不声地把饼子端来,放在砚台旁边,我还以为墨柱是饼子馍呢!”

三姑娘的心在收缩,她听丈夫常说:“一日不写书,便想骂人,三天不动笔,又想一个人物来。”这话虽属玩笑,但却道出了范晔潜心修史的志向。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的:“十日不能下一笔,闭门静坐秋萧瑟。忽然只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可见他在修编时用心良苦。他不仅以写书来抒胸中郁闷之气,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