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章 喜结连理枝(3/3)

作者:银河索龙
重任,但天下人望无改。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出身布衣诸生,都没有司马懿和王敦大将军那样篡夺的心机。庐陵王义真聪明严断,如果继位后肯定不能容忍这几个人,故而被杀。几位重臣认为殿下您宽容慈仁,而且越过义真迎戴您,希望您心里感激他们,由此握权自固,他们以少主待您,应该没有太多的妄念。”

刘义隆听后,果断决定,毅然东行。见到傅亮,问道:“傅爱卿,少帝及庐陵王为何被杀?”

傅亮又惊又喜,流汗沾背,口不能言。

刘义隆以自己亲信严兵自卫,乘船直达建康,即皇帝位,是为文帝。

徐羡之等人觉得宜都王原来掌握的荆州是军事重地,就委托谢晦为荆州刺史为外应。谢晦和蔡廓道别时问道:“蔡大人,我能免祸吗?”

蔡廓道:“谢大人受先帝顾命之恩,废昏立明,道义上说得过去。但杀了人家两个哥哥又在殿下称臣,挟震主之威,据上流之重,以古推之,免祸太难啊!”

谢晦开始以为出不了建康,上船后回头一望,高兴地对蔡廓道:“今得脱矣!”

蔡廓道:“谢大人不要高兴得太早,要提防无形之网向你撒来才是。”

果不其然,宋文帝继位后,先以高官厚禄,稳着几位大臣,任徐羡之为司徒,王弘为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封卫将军,檀道济晋号征北将军。

事过三年,宋文帝见时机成熟,便下诏暴露徐、傅、谢数人的罪恶,命令有关部门捉拿法办。中书省的谢世休得知消息后,慌忙派人通知徐、傅二人。徐羡之跑到城郭烧陶的洞子里上吊自杀。傅亮跑到路中被堵截,抓回武帐冈。宫殿中,文帝下诏道:“念傅亮江陵奉迎的诚心,当使你诸子无恙。”

傅亮高傲地问道:“你这样肆意杀戮大臣,当初真不该拥立你为皇帝,我等瞎了眼睛!”

于是,宋文帝诛杀傅亮和徐羡之二子、谢晦儿子谢世休后将傅亮的妻儿们流放到建安去了。

谢晦正在帐中与司马庾登之商议伐魏之计,忽有人入报道:“不好了,司徒徐羡之、左光禄大夫傅亮,已身死家灭了!”

谢晦听后,不禁跃起道:“果有这等事吗?”

言未完时,又有人入报道:“不好了!不好了!黄门侍郎二相公,新除秘书郎大公子,并惨死都中了!”

谢晦“唉哟”一声,晕倒在座上。左右急忙抢救,灌入姜汤,方才醒了过来。

谢晦有二女三男,大女儿嫁与彭城王刘义康为妻,二女儿嫁与新野侯刘义宾为妻。长子谢世休为秘书郎,二子谢综、三子谢约都在朝中谋事。其势力不可低估。想到文帝不会放过自己时,便组织精兵三万,意欲抵抗朝命。

文帝得知消息后,从广陵召回檀道济,说:“谢晦在荆州抗表犯上,威胁建康,不知你有何良策?”

檀道济道:“谢晦老练干达,富有谋略,我过去与他同从武帝北征,入关十策,有九策出于谢晦胸中,但他无从率军决胜于疆场,戎事非其所长。若陛下信任,可让微臣领命征讨。但老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当否?”

文帝道:“檀将军请讲!”

檀道济道:“若能将彭城王府范参军调属下为右卫将军,必能一战将谢晦擒之。”

“朕准你的请奏。”文帝即刻下诏,命檀道济统军数万,以范晔为先锋,择日溯江而上,一举平叛谢晦抗表集团。(。。)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