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0 阉党上(2/4)

作者:星辰玖
备彻查呢,冯铨竟然跑去求情,东林自然是狠狠羞辱了他一番。

结果,冯铨立马就跑去魏忠贤跟前磕头哭诉,说东林迫害他,求魏忠贤收他为干儿子。

魏忠贤正在用人之际,也没多想,直接就把冯铨收下了,至于东林想查他干儿子和他干儿子的爹,那自然是门都没有。

冯铨的父亲冯盛明到底为什么擅离职守,擅离职守期间又去过哪里,因为魏忠贤的包庇,东林根本就没法查了,这事竟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冯铨之所以在清廷位极人臣将近三十年,跟这事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魏忠贤都被他给耍了!

魏忠贤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他就是个背黑锅的命,就算不给泰昌背黑锅,他也要给自己的干儿子干孙子背黑锅。

这会儿,他还在想尽办法为他这些不孝子孙谋福利呢。

御书房中,泰昌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这奏折看上去倒没什么毛病,就是前万历朝兵部尚书,守正大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松山伯田乐去世,内阁和礼部奏请厚葬,并赠谥号襄敏。

这个很正常,从周朝开始历朝历代朝廷重臣或者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去世后,朝廷一般都会追赠个谥号,概括其一生的功绩,以示褒奖。

比如,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死后,追谥忠武,后世常以武侯尊称。

又比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死后,追谥武毅,后世常以戚武毅公尊称。

这田乐都因功进封柱国松山伯了,肯定功勋卓著,追赠谥号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问题是,这奏折是魏忠贤亲自送过来的。

你个太监还管这种事?

很明显,这不正常。

泰昌也很清楚,田乐的孙子田尔耕是魏忠贤的干儿子,这家伙怕是来为自己的干儿子田尔耕要官的。

果不其然,魏忠贤一看他把奏折看完了,立马假惺惺的哀叹道:“柱国松山伯田乐平定蒙元永邵卜之乱,收复青海松山土地千余里,功勋卓著,泽披后世,可惜,就这么去了。”

你假惺惺的装给谁看呢?

泰昌颇有些无奈的跟着假装好奇道:“怎么,你觉得下旨厚葬,追赠谥号还不够吗?”

魏忠贤连忙顺势道:“皇恩浩荡,他有此厚待自然是够了,只是可怜他孙儿田尔耕,天资聪慧,文武双全,却一直报国无门,可惜,可惜了啊!”

哼,田尔耕还天资聪慧,文武双全?

这家伙就是个阴险狠辣,恶毒无比的人渣!

行吧,先哄哄你,等朕准备好了再收拾你。

泰昌又假装惊喜道:“哦,原来田乐之孙还是个人才啊,那你觉得给他安排个什么差事好呢?”

魏忠贤毫不犹豫道:“田尔耕乃是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不若皇上就让他当个正职锦衣卫指挥同知试试?”

你手都伸到锦衣卫来了?

下一步你就是搞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了吧?

哼,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魏忠贤这家伙真是贪心不足,前几天他才给自己的亲侄子魏良卿请功,进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呢,这会儿又跑来给自己的干儿子要官了。

魏良卿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夫,跟他一样,大字都不识一个。

魏忠贤竟然厚颜无耻,令人为其请功,说什么喜峰隘口长城修复,江洋大盗王之锦落网,南京孝陵修复等等,皆是其功劳。

这意思,他侄儿都能上天了,还在大明朝两京十三省到处飞,到处立功!

其实,他侄儿魏良卿一直在他老家肃宁乡下种地呢,哪儿都没去过,那些所谓的功劳,自然是夺了别人的。

泰昌这会儿真有点烦魏忠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