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悬赏(2/4)

作者:青史尽成灰
被逼无奈之下,邹普胜和赵普胜一起来找倪文俊。

算起来普字辈里面,叫普胜的就有好几个,除了这俩之外,还有李普胜,也算是彭和尚朴素而美好的愿望吧。

赵普胜是老熟人了,当初巢湖水师要出长江,就跟他打过交道,当初赵普胜也算是老实,没敢和朱家军翻脸。

后来他见天完重新恢复元气,又返回了天完。

“大将军,朱元璋这人有枭雄之姿,手下能人辈出,运筹帷幄,不可小觑啊!”

倪文俊翻着醉眼,呵呵道:“当真?都有谁?俺倒要听听?”

赵普胜深吸口气,“大将军,朱元璋的左相李善长就不消多说了,右相张希孟,据说此人出身张氏,族里的前辈就是云庄先生张养浩,见识非比寻常,拟定均田方略,堪称当世英才啊!还有原来的工部尚书贾鲁,竟然也投靠了朱元璋,现在军中又添了朱升,汪广洋,杨宪,刘基等人,皆是一时才俊。”

倪文俊皱了皱眉头,疑惑道:“听你这么说,都是一些降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元廷就这么老实,怎么不把他们家人抓起来,都给灭族了?”

邹普胜和赵普胜一听都忍不住想笑,你是真拎不清啊!杀张希孟的家人,他的爹娘早就不在了,老家都没有了直系亲属。

如果要是连族人也都牵连,那可就热闹了,别忘了,在朱家军手里,蒙古俘虏就有不下十万人,还要那么多蒙古人,色目人……一旦开了这个头儿,还不知道谁更倒霉呢!

不是元廷手下留情,而是不敢破罐子破摔。

哪怕到了现在,元廷依旧有许多汉官,军中也有汉人士兵,真的要弄成不顾一切的杀戮,蒙古人岂不是要重复后赵的故事了?

“大将军,不管怎么说,朱元璋善于笼络人心,他手下理政治民的本事都不错……我看应该尽早除掉朱元璋,唯有战而胜之,咱们才能高枕无忧啊!”赵普胜苦心劝谏。

倪文俊默默听着,突然一笑,“老赵啊,我就是个渔夫,你也知道的。现在占据了几个省的地盘,坐拥几十万兵马,我都不敢相信。你说到了今天,我还有什么所求?我还有什么打算?我这大将军之上,还有什么人?你说啊!”

倪文俊突然抓住赵普胜,用力摇晃,脸上似笑非笑盯着他。

赵普胜的心突然下沉,脸色都变得不好看了。

旁边的太师邹普胜更是眉头紧皱,按照道理,他的地位在倪文俊之上,可是很显然,倪文俊不会稀罕他的太师的。

“大将军,元氏失德,天下群雄逐鹿,豪杰并起。且不说北方,就算南方各地,朱元璋,张士诚,乃至于方国珍,陈友定……谁不想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如今我们有了几省之地,带甲百万,正是鲸吞天下,恢复宋氏江山的大好机会。大将军若是能成就如此功业,便是放在史册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和大将军相提并论。”

邹普胜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赵普胜连忙点头,“大将军,俺也是这一个意思!”

倪文俊怔了怔,突然无奈一笑,“哎,就算打下天下,也不是臣子的。不管是做丞相,还是管一个省,也无非如此而已。还能比现在强多少?”

这俩人也都不是傻子,倪文俊这货是摆明了心思,他绝了诏安的念头之后,竟然打算换个思路,直接取代徐寿辉,去当皇帝!

对于他来说,往上爬就是他的追求。

给元廷当行省参政,比给徐寿辉当大将军威风,所以他愿意诏安。

现在诏安不成,那他干脆取代徐寿辉。

邹普胜和赵普胜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货是真的走火入魔了。

沉默了良久,邹普胜道:“大将军,乱世英豪,有德者居之。如今雄兵百万,如果能攻下金陵,灭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