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五章 树碑立传(2/3)

作者:青史尽成灰
你投降过来,那是识时务,咱不会亏待你,可你若是想要不切实际的好处,那就未免有些不自量力了。

此刻的朱元璋,无论如何,也不能准许欧普祥自立为王。

如果他真的不知好歹,少不得咱就要调兵平叛,荡平袁州!

老朱如是想,张希孟当然也知道,不过他却有另外的心思。首先欧普祥想当土皇帝,这是绝对不行的。

可问题是眼下最好不要和欧普祥闹翻,他现在兼具彭党老人,江西地头蛇的双重身份……如果能劝说欧普祥归降,并且让他真心为朱家军效力,江西不少地方,可以传檄而定。

至少袁州周围,都没有问题,甚至张定边那边,也有希望解决。

一个欧普祥不算什么,能迅速平定江西,赶快整合,发展实力,这才是最紧要的。

现在最怕欧普祥不上道啊!

“张相,欧普祥盘踞袁州多年,只怕没有那么容易放弃,我看少不得要打一场。”就连朱升都放弃了。

张希孟皱着眉头,思索再三,这才道:“主公,你看在船上谈的,能不能用在欧普祥的身上?”

老朱一怔,却又道:“袁州可是在江西,咱不答应!”

张希孟笑道:“那放在外面呢?主公愿不愿意封个袁国出来?”

老朱又是沉吟,这一次时间有点长,其实他和张希孟讨论的,更像是一个远期规划……甚至说穿了,是用来解决骄兵悍将的,给这帮人一个最后的出路。

你们在中原之地,就要老实听话,想要为所欲为,那就去外面折腾。

这也算是一个让诸将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你们有徐达之志,想做千古名将,咱成全你。

你们想荣华富贵,想放肆胡来,咱也成全你。

但是,谁也别想在中原之地胡来。

差不多就是老朱给手下人划出来的一条底线。他本来琢磨着要在北伐之后,一统中原,才能完全抛出来。

却不料想冒出来一个欧普祥,让这个计划不得不提前。

“张先生,这事情或可商议,但是咱却没法一下子答应……这个封国不能威胁到咱,又不能离着中原太近,再有还要让欧普祥接受,似乎不那么容易啊!”

张希孟思索了少许,也说道:“的确不容易,但事在人为。臣现在就去试试,如果能说通了,整个江西的局面就打开了。”

朱元璋终于点头,张希孟盘算了再三,先让人去请邹普胜,随后他去了码头,就在楼船停泊的所在,来见欧普祥。

比欧普祥更早过来的却是邹普胜。

此老神采奕奕,眼眸放光,尤其是值得一提,他还穿了件道袍,手里拿着桃木剑,衣袖飘摇,好像真的活神仙似的。

“张相,老朽在数日前,夜观天象,算定了这场北风,果不其然,真是天助吴王啊!”

张希孟呵呵一笑,认真看了看他,随即道:“我看也不是天助吴王,是老前辈能呼风唤雨,借来了一阵北风,助我大军,破敌制胜啊!”

邹普胜眉头挑动,老脸略红,只能讪讪道:“张相谬赞了,老朽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张希孟笑道:“老前辈,我知你心意,怕是有什么事情吧?”

邹普胜见被看穿了心思,便直言不讳。

“张相,你前番赞颂彭祖师的话,我分外受用。时至今日,陈友谅惨败,离着烟消云散也不远了。我们这些人,也快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我,我有心请求吴王,替彭祖师树碑立传,不要让这些抗元的义士籍籍无名!”

张希孟点了点头,他一扭头,对邹普胜道:“前辈请看,这就是俘虏的楼船,也差不多是唯一仅存的。主公的意思是留在这里,以供后人警醒,知道陈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