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2/3)

作者:青史尽成灰
贪墨,亲人部下也会劝说他们贪财。他们贪了钱财,也要分给家人部下。说来说去,其实他们就是一体的,上位族诛这几个人,也是理所当然,恰如其分!”

朱元璋微微沉吟,突然道:“李先生,那咱还要问你,在大明朝,究竟是国法更大,还是人情更大?”

李善长瞬间怔住,这种话题,不是该询问张希孟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朱元璋想问的是,虽然自从起兵以来,一直强调规矩,订立了那么多法令,但是到底能落实几分呢?

长久以来,以儒道治理国家,家国天下,亲亲相隐,稠密的人情网,远比国法更加有力量,互相庇护纵容。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任人唯亲的局面,被视作理所当然。

铁面无私,反而是不通世故,不晓人情。

如此一来,一人获罪,牵连无数,也就理所当然了。

李善长到底没有回答朱元璋的话,他隐隐觉得,脖子发凉,心里头毛毛的。怎么好像自己也经不住检验啊?

这一次来诏狱,到底是送廖永忠,还是告诫自己啊?

李善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朱元璋深深叹口气,“江西在做移风易俗的事情,咱现在看来,不光是民间,朝堂也要如此!咱们大明朝,要讲国法!要有更严密的规矩。像这种牵连成千上万的大案子,再也不能出了!”

李善长浑身一振,连忙道:“老臣记下了。”

……

洪武大帝的屠刀,终究是落了下来。

首先是廖永忠和俞通海,水师的两大家族,被悉数诛杀。

他们的旧部将领,也有上百人,跟着掉了脑袋。

经过这一番诛杀,原来的巢湖水师旧人,几乎不剩什么,被一扫而光。

比他们还惨的却是御史台。

自杨宪以下,一共四十多位御史被杀,另外还有大半御史被罢官,逐出朝堂。

作为仅次于中书和门下二省的御史台,几乎为之一空,已经到了无法运转的地步。

更让人无语的是,现在连接御史台的人都没有了。

因为经此一役,御史台不光是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威望尽去。

人们发现那些本该秉持国法,监察百官的御史大人们,竟然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所作所为,让人更加不耻。

在处置这些御史的时候,居然比水师那边,更加惨烈。

愤怒的百姓,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什么牛粪,石块,烂菜叶,破草鞋……他们用这些东西,将杨宪等人彻底淹没。

在剥皮楦草之前,先体会了一把遗臭万年。

新的御史大夫,必须重塑御史台的威严,要挽回人们的信心,还要让御史台妥善运转,变得比以往更加高效,以实际的成果,回应百姓期待。

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试问大明朝,谁能有这个威望?

李善长默默盘算了一下,道德人品,声望能力,全都过关的,还真就只剩下一个人。

没错,就是张希孟!

也只有让张希孟回应天,接过御史台的烂摊子,才能快速恢复人们对御史台的信心。

只不过这人虽然合适,但后果却是老李不能不忌惮的。

张希孟有王爵在身,又是执掌门下省的右相,是不可能免掉右相职位,专任御史大夫的。

也就是说,要让张希孟肩负起门下省和御史台两个衙门。

门下省的恐怖之处,就不用说了,百官悉数捏在门下省手里,如果再加上御史台,那他老李根本没法玩了。

可问题是不让张希孟接任,还有合适的人选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