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2/3)

作者:青史尽成灰
陛下在,还有储君,张希孟多半不会使用。

也就是说,张希孟确实是放弃了具体政务,从此之后,专心做学问,好好当他的夫子圣贤了。

张相这一退,李善长也走了,头顶的乌云消失了,接下来谁能接掌宰相之位?

喜新厌旧,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李善长走了,没见朝臣怎么样,张希孟隐退,也没有了太大的动静。

众人接受的能力,还真是不低。

但接下来就好玩了。

空出来的左相右相,谁能接任?

谁才是大明未来的宰相?

几乎在一夜之间,两个人迅速浮出水面,一个是参知政事汪广洋,一个是税务部尚书胡惟庸。

汪广洋是当初张希孟提拔入朝的,很明显,他算是张相这边的人。

支持他的有毛贵、罗复仁,钱唐等人。

而胡惟庸这边,则是继承了李善长的衣钵,老李留下的人里面,数量也是惊人,比如杨训文、詹同,还有周时中,徐本等等。

论起人数,甚至还在汪广洋这边之上。

当然了,汪广洋也不是没有杀手锏,毕竟还有刘伯温、宋廉、姚广孝等人主持的门下省,如果他们悉数支持汪广洋,也就还有胜算。

可门下省这边,也有自己的看法、

“胡惟庸其人,野心勃勃,比起李善长,更加可怕,让他执掌中书,必定天下大乱!”刘伯温沉声道。

姚广孝冷哼道:“汪广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虽然尊着张相公,但到底只是依附张相,不是接受张学,等他坐稳宰相之位,也不是天下之福。”

宋廉苦着脸,“我现在想的倒不是这俩人如何,而是我担心,不管他们俩谁当上左相,都会对另一派下手,那样的话,朝局就会陷入混乱,党争兴起,乱成一团,着实不是大明之福!要我说,就该请张相回来,唯有张相,才能稳住局面。”

刘伯温摇头,“我反倒不这么看。因为这个局面,几乎是注定的,不过是早点晚点罢了,现在陛下正在盛年,张相也睿智英明,纵然是朝堂出点乱子,他们还能收拾。只是谁来担任这个宰相,还真是让人发愁啊!”

三个人沉默了半晌,左思右想,都没有思路。最后还是姚广孝开口了,“咱们想想,接下来的宰相,该有什么样的特质,能够迎合当下的朝局?”

他说完之后,宋廉先开口道:“这人一定要随和谦恭,可以调和矛盾。两位宰相一去,最怕的就是出现党争内斗,那样一来的话,情况就很糟糕了。”

刘伯温也道:“这人的个性不能太强势,接下来太子监国,如果是个强势的宰相,必定和太子不和……其实张相此时隐退,也是看出了这一点。他要把机会让给学生。”

宋廉又道:“还要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接下来朝堂上下,必定有大的改革,新相最好能放手下面的人才是。”

姚广孝听完之后,低声道:“如果我没理解错,就是要选个傀儡呗!”

刹那间,刘伯温和宋廉都无语了,俩人黑了脸,宋廉不停咳嗽,“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说!宰相,怎么能是傀儡!”

刘伯温绷着脸,他倒是有所思量。

李善长必须离开朝堂,还是因为他太强了,哪怕是张希孟和朱元章,他们定下来的国政,李善长也能想办法,阳奉阴违。

所以说这个新相弱一点,只要按规矩办事,不扰乱朝局就好。

三个人互相又看了看,姚广孝的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名字,而此刻刘伯温也要张口。

“等等!”

姚广孝突然道:“咱们写在手心吧!”

刘伯温大笑,他提笔在掌心写了一个名字,姚广孝也写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