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9章 拿国家抵债(2/3)

作者:青史尽成灰
毛,那个太低级了。

要谈就谈欺君的大罪!

国人都有中庸调和的毛病,你说李善长贪墨套利,老李必定不承认,可你说他欺君罔上,老李就会觉得承认贪墨也没什么了。

张希孟这些年光琢磨着如何对付朱元璋,确实在某些方面落后了。他想退居林泉,也是有道理的。

好在朱元璋的水平还在,绝对能捏住老李的七寸。

李善长只能无奈道:“回,回上位的话,臣怎么敢蔑视陛下,臣只是想方便大明,方便大明从高丽掠夺财富,压榨金银物资。所以老臣才想着高丽的货币,要比大明境内便宜,只相当于一半的面值,我,我没有想别的!”

李善长也算是老狐狸,这么短时间,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不过好在张希孟准备充分,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老李跑了。

“李兄,事情是这样的,张信是状元身份,他主动放弃为官,开始经商。不要功名,不当官吏,还是堂堂状元,说放弃就放弃了,原本我也是当个奇人异事。可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张信是李兄的远房亲戚,当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

听张希孟说这话,老李着实忍不住了。

“张希孟,张信考上状元,可跟老夫没有半点关系,彼时我早就离开了应天。而且我也不妨告诉你,别打量着就你张家人会读书!我李善长的亲戚,也不是白给的!”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是吗?只是你这个亲戚,也姓张啊!”

“你!”李善长气得吹胡子瞪眼!

朱元璋摆了摆手,“瞧瞧你们俩,年纪不小了,又是大明重臣,咱的左膀右臂,为了这点事情也能吵起来?说正事!这个张信怎么回事?”

李善长无可奈何,只能道:“回上位的话,张信这孩子确实很有才学,能考上状元,都是他自己的本事。只是他跟我说过,现在官场上太过拘束,而且辛苦一辈子,也未必能封妻荫子,恩泽后人。相比之下,经商致富,也不失为一条路子。还有……”

“还有什么?”老朱追问。

李善长无奈,只能说道:“上位,这不是大明在弄遗产税吗!他是想着经商发财之后,把财产放到高丽,这样一来,就能免了税赋之苦!”

“哼!”

朱元璋气得拍桌子,他是大怒不已。

这个老李,就算他当真没有做坏事的心思,他身边的人,也都是这一路货色,净想着投机取巧,占捡便宜。

光凭这个心思,他也就不配当状元,从朝廷滚了挺好的。

“李先生,他有这个打算,你居然配合他,还给他提供便利,让他在应天经商,大发利市,甚至还敢折腾货币,拿国法当玩笑!李先生,这要是在十年前,咱必定砍了你们九族的脑袋!”

老李苦兮兮的,想要争辩,却说不出口。

他听说张信要经商,就琢磨着高丽土产不少,最差还有那么多人,有个信得过的人在大明,也挺好的。

所以老李有意栽培张信,提供便利。

这确实是真的!

没有老李的帮助,张信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大。

但是要说这一次的套利,也是老李授意的,那可真就冤枉他了。

不过既然是他养出来的,那他也不能完全摆脱干系。

张希孟沉声道:“李兄,你提议针对高丽流通的宝钞,进行标记。可这个张信没有标记,就充当大明的宝钞,以此放贷获利,你懂这是什么罪名不?”

李善长苦兮兮的,他能不懂吗!

这笔钱本该是拿去高丽流通,结果却在大明放贷,数额还不小,这是会扰乱金融秩序的。

而且他的举动等于增加了货币数量,搞不好会引起物价上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