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57、陈曦去多伦(2/3)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而且性能超过了目前大明使用的进口红衣大炮。

如果用青铜材料铸炮,虽然铜炮安全些,不容易炸膛。但是,铜炮多次发射,容易热膨胀,扩大炮膛,导致精度下降极大。

而且铜比铁重太多了。铜毕竟是铸钱的材料,价格昂贵。

铸钢材料就好很多。

价格便宜,强度和韧性更好,而且可以铸造的更薄,重量就下来了。或者同等重量长径比更大,射程更远。

驾驶台被放在了船中部的顶部。是一个简陋的木板铺设的小平台,这里视野好。便于看清航路,也可以方便的用铁皮管子向下传递命令给船后部的驾驶舱。

桅杆顶部有一个简单的瞭望的望斗,在桅杆的顶部。桅杆是钢管的,爬梯是铆接的。望斗在桅杆顶部,就是简陋的围了一圈瓦愣钢板。



蒸汽船呼哧呼哧的喷吐着浓烟,以大概五节多的速度逆流向上游驶去。

驾驶台上驾驶的是陈志坚,杨凡不放心,把北塘船厂的几个人都派来了。

陈曦不顾锅炉在夏天的酷热,每隔一会就到后舱检查一下,并用小本子记录下来机器工作的工况。

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不算慢了。大概一个整天就可以到多伦了。

中午的时候,这条船已经出了长城沿线很远了。已经沿着滦河进入了丘陵河谷地区。

陈曦擦擦汗,从后舱沿着扶梯走上了驾驶台,这里陈志坚带着几个徒弟小心的驾驶着。

内河不比大海,暗礁多。而且河水越往上游越浅。

特别容易触礁和搁浅。

这条航路好在熟悉,带了之前用人力船时的向导李善,做水文员,在驾驶台上辅助指挥。

“这里有些浅滩,对,尽量靠左边一些。”李善大声喊道。

这一路上,他起了很大的作用。航行还算是顺利。

驾驶台上风很大,感觉很凉爽。

陈曦惬意的把着栏杆四面观赏风景。

“陈大匠师,浅滩这么多,天黑了,还能开吗。”陈曦问道。

“不用担心,李善对这条路很熟悉。等天黑了我们把电石探照灯打开。那个光很强。是可以看清河面的。”陈志坚说道。

“饭好了,大家都吃点饭吧,”磨桌从后面上来,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十多桶泡面。

泡面可是好东西,这玩意都是传送过来的,价格昂贵。杨凡体系只有顶层的一些人才有配给。能吃泡面是身份的象征。

这次任务杨凡很重视,多以特批了很多泡面和自热食品。

“哇,太好了,有泡面哦。我要香辣味道的。”陈曦立刻开心起来。离开秘书处,好久没有吃到泡面了。

经过一下午的航行,天渐渐黑了。

船头打开了两个巨大的探照灯。

探照灯是一个大型电石灯,加上背后的半圆形反光半球制造而成,前面还装了玻璃,即使下大雨也能正常使用。

这条船,在寂静的黑夜里,漆黑的身体,就像一只怪兽一般。

蒸汽机发出的巨大噪声传出很远。两只探照灯就像两只眼睛,不停的扫视着前方和两岸。

后半夜,船已经驶出了山区,进入了草原地带。

没过多久,星星点点的篝火和帐篷就出现在了河岸两侧。

这里已经能碰到牧民了。

巴图起来起夜,他一边撒尿,一边打着哈欠。

他的部落很小,只有二十几个毡包,被台吉大人挟裹来攻打草原上汉人修建的那座土城。

他们实力太小,被派在在外围扎营。

蒙古人的习惯,扎营一般都在河边,便于取水。

他忽然听见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