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81 莱比锡战役(十三)(1/2)

作者:白面黑厮书坊
布置在防线上的德军火炮以迫击炮为主,数量跟奥军的火炮相差不算多,奥军的火炮射程不远,仅在1ooo码左右,德军前沿阵地炮兵的迫击炮射程比奥军火炮的射程略大,但也没有大到哪里去。由于德军新兵的能力实在有限,如果是唐军或者德军的老兵,在奥军把炮兵推进到射程内之前,就能够组织炮兵进行一轮甚至多轮炮击,阻止奥军炮兵的展开和发射。不过奥军炮兵还是在步兵的掩护下顺利地来到阵地前沿,开始作战。在奥军炮兵开火后,德军炮兵的准备才刚刚完成,而实际上迫击炮的操作并不繁琐。奥军的炮弹开始比较大地散布在德军阵地之中。德军的防线主要是壕沟,步兵们藏在壕沟之中。虽然士兵们很稚嫩,但是指挥官很多都是接受过正统的大唐军事教育的,所以他们打造的堑壕防御体系也是有模有样的。德军的堑壕是三个平行战壕组成的战壕系统,这三个战壕由一些通讯战壕连接起来。通讯战壕与前方战壕的连接点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这里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前方战壕只有少量守卫部队,这些部队只在清晨和傍晚才进入战壕。7o码至1oo码之后是支援战壕(或叫转移战壕),当前方战壕遭受炮击时,里面的部队就可以撤到这里。3oo码至5oo码之后是预备战壕,里面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方战壕被攻下后可以进行反击并夺回它。同时德军还采用了“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码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火力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炮火攻击。奥军在推进过来之后,炮击的效果并不好,同样炮术不够过关的德军新炮兵们,用着本来精度就比较有限的迫击炮,也无法对对军的炮兵进行良好的还击。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双方都在对轰。但是战果十分有限的情况。接着。主持这面防御的德军指挥官意识到自己的士兵的问题,立即调整了策略,让炮兵们放弃了对敌军炮兵的专门轰击,而是向奥军攻击的步兵开火。这样一来,立即就对奥军的步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荷亨洛赫亲王在此战中派遣了奥地利胸甲骑兵配合步兵作战。这些还带有中古骑士特色的部队,在战场上有着比较强的威慑,也是奥地利人的骄傲。不仅有胸甲骑兵,来自匈牙利军团的轻骑兵也在战场上对其他部队进行着策应。只是,比起紧跟世界军事发展的英国人和普鲁士人。奥地利人的军事观念和战术更加陈旧。当奥地利骑兵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德军军官不由轻蔑地笑了。在奥军炮火之中,奥军骑兵在两翼向德军的防线进行冲锋。荷亨洛赫亲王的念头是,以骑兵越过战壕。最起码能够牵制住战壕中的士兵,从而为其他友军的进攻创造机会。在战斗爆发之初,荷亨洛赫亲王还不由觉得,卡尔一世说德军火力可怕,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厉害,因为明显德军并没能压制住奥军的炮火,而且德军的炮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稀疏而缺乏震慑力。荷亨洛赫亲王已经有了信心,他认为自己能够率军突破这条德军的防线。然而,他的骄傲很快就被打落了。当奥地利的骑兵开始冲击的时候,战壕中的机枪开始嘶吼了起来,德伯尔恩防线中德军的火力虽然相比易北河防线要弱了一些,甚至新补充进来的士兵还有大量使用老式武器的,但是仍旧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机枪。至少一个排一挺机枪这样的程度,德军还是可以维持地,当两千多名奥地利骑兵开始冲锋的时候,堑壕机枪放出了枪林弹雨。就算是胸甲骑兵的甲胄,也显然挡不住金属子弹的。战马和士兵的血肉之躯,更是无法在这样强大的火力中幸免。加上士兵们也都在胸墙中端着步枪开火,密集的子弹很快血洗了奥地利人的骑兵部队。大片大片的奥地利骑兵从马背上栽下来,就算是以勇气著称的骑兵,在面对这样的战斗时,也出现了迟疑。奥地利人在接受了新武器革命之后,虽然也全面换装了新式火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