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卧牛村学(1/4)

作者:江中石
这几天,苍山县的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卧牛村的村建成了。要说一所村建成了不是什么大事。离县城比较近的几个大村镇都有村。县城里馆、私塾也不少。还有苍山县的最高府县。和这些比起来,一个小小的卧牛村的村能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能够引起所有人注意的事情,必然有不同一般的地方。卧牛村的村的确和一般的村大不相同。

首先,这所村是县尊大人亲自批准建立的。县尊大人还亲自引荐了几位苍山县比较有名的私塾先生,到卧牛村村去教书。那些先生们从卧牛村回来之后,一个个兴奋得就像考上了进士一般。他们回家之后立刻关闭了私塾,携家带口急匆匆的搬去卧牛村。这样一来,跟着他们求的童子们就面临没人教的局面。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怕耽误自己孩子的业,急忙跟先生们打听他们搬去卧牛村的原因。先生们如实相告,原来卧牛村村不仅规模大、条件好,更重要的是教书的先生居然是国子监的博士。这就好比现代的老少边穷地区,那些靠着代课老师撑门面的小校,突然来了一位全国一流的特级教师一般令人震惊和兴奋。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家对子女的教育都是不遗余力的。总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ne※t,盼着自家孩子有朝一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家们岂能放过。他们带着希望跑到卧牛村去,然后兴高采烈的拿着一张纸回来,举着这张纸四处炫耀。我家孩子是卧牛村的弟子啦,今后可以跟着名师求啦。那骄傲的样子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进入卧牛村,就能金榜题名一般。

和他们一样的家大有人在,于是那一张张纸被大家借来传阅。只见纸上抬头印着“卧牛村招生简章”几个大字,下面是卧牛村的简介和招生细则。卧牛村再大也不可能把全县的童子全招进校,所以这次招生名额只有六十个。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机会难得,名额宝贵,家们怎能不动心思。他们到处拉关系找门路,卧牛村的大名也随着他们传遍苍山县。

卧牛村与众不同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还没招生先考老师。这个环节是由周如海亲自把关,挨个考较。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您请到别处去吧。不过即便没通过周如海考核的人,也死皮赖脸的要求留下。好在村里的事务也不少,除了当先生之外。什么宿管、杂役之类的也需要人。所以,在卧牛村如果你遇到一个挑水劈柴的,千万不要看不起人家。没准人家就是个秀才、童生呢。

这几天苍山县的秀才、童生、廪生等等这些读书人,走马灯似的往卧牛村跑。目的只有一个,想让自己成为卧牛村的先生。

老话说得好,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教书育人是个苦差事,教好了是美事,教不好却是要砸饭碗的。可是这些读书人对卧牛村趋之若鹜也是有原因的。他们都想得到周如海的指点,希望借助周如海的识和人脉,为自己今后进铺平道路。当然,其中也不乏单纯钦佩周如海识,一心想跟随他追求问最高境界的人。如此一来,卧牛村不管教成绩如何,至少在师资力量上就连县也不能与之相比。

条件好、师资力量冠居全县之首的卧牛村,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那就是有一位明星员,县尊的弟子,大名鼎鼎的牛天赐。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聪明勇敢、前途无量的牛天赐成为同窗呢。十年同窗之谊,这关系铁铁的,到时候牛天赐只要对自家的孩子照顾一二,自家孩子的前程就有保证了。

综合以上三条之后,卧牛村想不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都难,更何况这本来就是牛天赐计划好的事情。他要把卧牛村当成自己培养人才和班底的摇篮。想想看,同窗加同乡,这样的班底忠诚度不是一般的高。当然,卧牛村现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牛天赐的想法是要把卧牛村办成一所门类齐全,能够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