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章 打击论(1/2)

作者:
福岛一平并不排斥李元让试试左打,但他觉得这对打击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李元让的动态视力很好,就算在右打席的内角球视野被稍微遮挡其实影响不大。而且李元让也不是速度型的选手,换到左打方面离一垒近的这一步起的作用也不会太大。在福岛看来,李元让的内角球弱点其实并非是因为看不清球造成的。纯粹只是打击技巧和理论有些偏差。不过在李元让自己的强烈要求下,福岛还是指导他找了找左打的感觉。这下子视野确实是更开阔了没错。但挥棒总是觉得不顺手。不仅如此,即便是换成了左打,内角球的打击还是一点起色也没有。“我暂时还是继续右打好了。”试了半天左打觉得并不适合自己的李元让这样对福岛说。“左打还是有左打的好处,练习之后也许能慢慢习惯,而且也有不少左右开弓两边都可以打击球员。但是比起这个,现在还是先说说内角球的问题吧。”福岛把李元让拉到休息区的长椅坐下。然后拿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上星期的比赛,我替田古做数据统计,所以让他教了我怎么登陆it部做的这个网站……”福岛输入了id和密码。进入了管理界面。他在里面用了几个关键字进行搜索。列出了李元让最近几场比赛所有打席运动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和平学园的it部在棒球场的不同角度安放了很多台运动相机。这次福岛选择的是本垒正上方俯拍角度的相机所拍摄到的画面。“先来看这一球。”福岛首先找到了对阵甲斐总合时李元让打出的本垒打。那是一颗典型的外角球。“你看这个击球点……”福岛将画面定格。正好是球棒与球接触的瞬间。棒球已经完全越过了本垒板才被击中。因此这一球是被推向了右外野方向。“如果想要打中内角球呢,就要像这样……”福岛找到了李元让有几次击中内角球的画面。是否形成安打且不论,至少有那么两次球打的是足够扎实的。与刚才外角球的本垒打不同,李元让这两次打中内角球都没有等球完全进入本垒,而是在本垒板之前有一段距离就打中了球。“所以说问题是我的挥棒速度过慢?”看过了这些资料,李元让觉得是因为自己训练不足挥棒速度不够造成的问题。“我想速度不是问题,关键是之前你什么时候决定要挥棒?”“大概都是看清球、分辨出好坏球路以后才决定要挥吧……”“那大概是在什么时候看清的呢?”福岛的这个问题让李元让迟疑了一下。真正开始接触棒球这大半个月时间里。李元让也渐渐了解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无论是队友们的称赞还是自己的感觉。李元让现在已经明白动态视力和选球眼是自己的主要优势。如果说还有一点,那就是基于本能的空间判断力。此前的练习和比赛当中,差不多是在对方投手投球出手的瞬间,李元让就已经看清了球种和速度。接下来利用空间感进行换算,很快的就能判断出球的进垒角度,进而选出好坏球。只不过在比赛的时候,这样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向大脑传输的一系列理性的讯息。而是一瞬间涌过来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一种感觉。无论如何。经过回忆,李元让觉得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球路轨迹的判断其实并不需要一直紧盯球进垒才能行。刚才所看到的那两次击中内角球的场面,都是两好球后不得不打,在本能驱使下击中球的结果。此前一直坚持等到球接近本垒板上空才挥棒,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一种习惯。“当然也不是说什么球都需要提前挥棒,外角球还是可以稍微放进来一些再打……”看过了比赛的资料。福岛一平拿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图版,上面画了本垒板与打击区的线框。接下来他用白板笔和磁铁来模拟球棒和球的位置。外角球挥的过早,球棒可能会和来球错开变成空振。而内角球如果挥棒过晚,球便完全无法和挥棒轨迹重合。就算勉强蹭到球棒,也不会是命中棒芯。通过观察俯视角度的图示。李元让对不同角度的来球的挥棒时机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体验,也了解了其中的原理。那么接下来该轮到下一个问题了。李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