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 前所未有(3/6)

作者:单博
到个股的高点低点?操纵个股地人。谁制造着政策?中国证监会;谁具体操纵个股?机构投资者。中国证监会和机构投资者应该是什么关系呢?应该是猫和老鼠地关系。但是现实是什么关系呢?是一家亲的关系。

一家亲是如何形成地?1、入市靠证监会批准;2、运行靠证监会“窗口指导”;3、队伍相互融合。仅仅查公开的资料就一目了然,证监会不过是一个跳板,许多证监会官员们人生的目标是到被监管单位去享受财富。

先看证监会和券商的队伍融合:新银河证券的董事长李鸣曾是中国证监会稽查二局局长;新银河证券的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安信证券总经理王彦国曾在证监会发行部、基金监管部、证监会南京特派办、上海证管办等部门担任要职;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已被“双规”的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的在证监会时的秘书;平安证券总裁助理张文生曾经是证监会干部;曾任证监会副主席的汪建熙。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合资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长;太平洋证券总经理王超,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等职;太平洋证券独立董事王连洲更是在业内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组长;

再看证监会和基金公司队伍的融合: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甚至美国的也在招募中国证监会的官员: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32亿美元的美国私募基金弗劳尔斯的董事总经理宣昌,就曾任证监会规划委委员和机构监管部副主任。

好了,在这样明目张胆的融合中,证监会对市场中两支最重要地主力的监管已经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来监管谁呢?管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辅导、保荐、发行上市的。券商和证监会是一家人后,上市公司和证监会就有了“姑表亲”;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炒作股价需要上市公司有相应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价进行减持、再融资等活动,在市场生存过程中,上市公司通过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和证监会有了“姨表亲”。都是一家人,那么监管谁呢?

还有两支力量:“经济学家”和媒体舆论。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本来就是强势利益集团包装出来的、豢养着的。而这些强势利益集团通过广告购买、信息沟通早已经将大多数舆论媒体收归麾下了;至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假如他们坚持客观公正地立场。在没有集体诉讼制度的中国,在中小股东没有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权地中国,能生存下来吗?

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将证监会、券商、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大众舆论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他们就是反市场的一致行动人!暴涨之后暴跌,暴跌之后再暴涨,就在这疯狂的上串下跳中,一次次绞杀中小投资者的资本。一次次剐削人民的财富!

今年年初,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是10万亿,到6月18日已经不到6万亿了,这4万亿真金实银,相当于去年全年国家财政收。80%财富到那里去了?我们知道从去年到今年,印花税、融资、再融资、大小非、基金分红,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1万亿左右的规模,还有3万亿到那里去了?

基金已经偶然暴出了“老鼠仓”。证监会地官员们有吗?假如有,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能主导市场方向的人,从人性的角度,一定是希望涨了再涨。跌了再跌的啊。但是目前我们的法律体系能阻止官员的老鼠仓吗?答曰:不能!

《证券法》中第四十三条就是防范老鼠仓地。怎么规定的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