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0章 利益联盟(1/2)

作者:铅山汤粉小小人
进入到1641年底部,澳洲出口的各类货物全年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批次船,光是澳洲牛仔布的单向销售额就超过了30万元,一举成为即镜子等玻璃制品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如今杨雯雯服装厂不但有本土的成衣制造厂,还在香港投资兴建了纺织厂和布匹染织厂,根据保守估计明年3三月将会实现量产。

除了杨雯雯服装厂的异军突起外,本土的其他制造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在曼城不远的工业园区,如今开有二十几家是私人和国有厂房。

虽然在盈利上不能与两大出口创汇的大厂相比,但在本土的销售却是异常火爆,不出意外地话他们也会考虑将产品推向国外走向世界。

国家初建,无论是各项基础建设还是军费支出都需要钱,对于国外投资的建厂的公司与企业,政府有着明确规定,如果生产技术和公司法人注册地都是在澳洲的话就必须向澳洲政府缴纳同等数额的税收。

因为目前大明的还没有实行公司法的制度,所以这些在海外合作的公司都只能在本土注册。

为此对于想要躲避税负的人员和公司来说就不得不提出了抗议,原本这事和杨雯雯并没有太大的关心,在香港建厂只是为了给外贸部提供一个与大明商人合作的机会。

对于她来说在哪建厂其实都一样,对于合理避税一事就从来没有想过,可是不久前明澳贸易公司的老总陈文泽找到了她,说起了两家公司的境遇,并且举出例子,大家虽然在注册地是在澳洲本土,但根据香港租借地的法律,只要是在本地设有办事处的就需要缴纳税负。

这样算起来,等于公司同时缴纳了双份税收,这点钱对于如今财大气粗的杨雯雯服装公司可能不算什么,就当是捐献给当地政府的基础建设金了吧,可是陈文泽不这么想。

要是在香港缴税,回国还要交税这利润不是直接要损失很多,对于他这种刚初建没多久小公司,每一笔费用的支持都是算的非常严格的,更何况这种明显从他嘴里抢食的行为更是让他觉得不满。

为此他私底下联系了杨雯雯,周比利,曹小明等在香港投资办厂的企业家,没人知道他们私底下见面是为何事,但不难猜出他们聚集在一起肯定是讨论对香港投资方面的事情。

陈文泽的贸易公司主要经营的是大明产的一些特产还有古玩字画等,开业半年多,生意不算太好但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请了几位搞实业的企业家来,就是要与他们商定如何合理避税的方法。

避税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都不生疏,很多人以前就听过。

周比利与杨雯雯等人虽然在香港投资兴建了厂房,但并没有开始生产盈利,所以他们一直的关注点也就没有放在这上面,直到陈文泽找到他们他们才想起来似乎有些不对。

大家从国企出来单干就是想要当私有资本家,特别是周比利等人,可是励志要成为一名大资本家。

不剥削别人就算好的,现在居然发现自己被人剥削怎么能受的了。

“周哥这事可是咱们的合法权益必须争取,城市的基础建设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创办企业不就是为了挣钱吗。”陈文泽一脸不满的表情对着周比利说道。

因为他看出这些人里,周比利是最和自己想法一致的,所以必须要拉拢住他,只要有一个同意了其他人也就会同意。

文泽,说说你的想法吧,这个事情咱们以前也没有具体研究过,香港的投资法和本土的公司法先后制定的时间不同,所以咱们要想解决这事情就需要找出破绽。

说是破绽其实就是装法律的空子,这个空子其实也并不好装,目前而言如果几家公司想要避税就要跑到欧洲去注册一家公司,不过这种情况几乎微乎其微。

想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