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1章 农村合作社(1/2)

作者:铅山汤粉小小人
第一连队在马六甲就地扩编为营级单位,也让很多从大明移民来的百姓心中因为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一丝丝不安,了不少,毕竟军队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澳洲大兵为人和善,从不占着身份随便欺压百姓,有时候还会主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一是在大明绝对见不到的。

随着移民增加,马六甲的未来自身造血功能也被提交上了日程,人口的增多势必会带来粮食消耗的增加。

经过何语的一番清缴行动,现在城外大片空旷无人的土地正在等待着新移民们去开发,这些土地只要翻种一两年绝对会成为肥沃的良田。

马六甲的定为发展初期主要是以贸易中转为主,不过随着与荷兰人合作的蒸汽造船厂项目落户,发展制造业成为了马六甲政府的另一项发展目标,同时也也对引进外资做出了一些努力。

得意与香港移民的收紧,马六甲和本土才能够引进不少大明来的逃难士绅和商人。

有了大笔资金的进入,一个合格的政府领导班子必然不会让这笔钱躺在那群人自己的腰包或者是银行里,那样做根本对马六甲没有什么用处。

要将这些存放在银行或者那些移民口袋里的钱拿出来投资,首先政府就要有一个发展的规划,让大家看到投资这里会得到怎样的收益。

就拿造船厂来,他周边的土地已经被政府征收拍卖,将会在这里建造一个大型货物交易市场,自然这里建设的房子也就具有了投资价值。

只有看到了投资价值,别人才会投钱进来。

当然这只是马六甲政府的一处的规划而已,按照他们现在的规划,他们想要在这里建设一家型烟厂,以及白糖加工等。不过要投资这些首先需要钱,政府肯定是没有那么多来进行投资的。

那些被看中的士绅和富商就成了政府眼中的大肥羊,根据马六甲政府的分析,如果能在这里建设一座白糖加工厂,将可以直接出口到中南半岛,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流本土客流,但同时也减少了本土因为产量不足,以及运输成本大,出口价格高等因素。

要知道澳洲本土的甘蔗种植其实并不大,大部分都是收购与东南亚以及大员岛。目前在在东南亚到是建有几家私企建立大型的种植基地,从成本上来在马六甲加工比将原材料运回本土要节省不少运输费用。

价格也就自然会降低不少,价格降低扩大销售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还可以对本土进行销售,不过这样的话本土的国营糖厂可能就要倒闭了,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澳洲来,他如果不进行改革就只能接收市场的带来的冲击。

市场是会决定一家企业的生存还是死亡的,显然马六甲政府已经看中了这一块的市场,发展白糖加工将会是他们主要目标之一。而且马六甲土地很多,多到让现任政府都不知道如何处理。

定位上既然有了初步的打算那么就要针对性的做一项主题支柱产业,是到底发展农业为主还是轻工业为主,让马六甲政府陷入到了难题之中。

发展轻工业就必须要有一定厂房建设。除了糖厂加工之外,像制衣等都需要发展才能成为支柱性的产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轻工业只能成为辅助型的产业。

要想本土的那些企业都来这里开分厂。太不可能可了,一个是建设资金的问题,二是本土政府也不会同意。一旦厂房外迁,本土的新移民将会没有就业岗位。

所以农业发展和贸易中转才是马六甲未来要走的路,只有农业上不会与本土的经济发生重叠,所以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马六甲从传统意义上来还是一座农业与贸易相结合的城市,手工业都不多,所以要发挥它的优势还是做传统的农业。

这里前期有荷兰和葡萄牙人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