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遣使议和(2/3)

作者:离人望左岸
遣使来议和了!

是的,内忧外患,连丢了数座要塞大城池的辽国人,终于遣使来议和了!

自打太祖太宗朝过后,从真宗朝开始,议和便一直是大焱对待辽国的最主要政策,没有之一。

雍熙北伐功亏一篑之后,到了真宗朝,便开始了与辽人议和的漫旅途,这期间也有檀渊之盟这样的壮举,使得大焱获得了数十上百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当然了,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大焱在和平的年代,大力发展经济和化,在军事上却再没有拿得出手的底气。

而童贯的北伐也一直被主和派所诟病,称之为朝廷和帝国的罪人也不以为过,朝堂上的嘴仗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但这一次不一样,大焱的军队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竟然接连取得大捷,加上女真的推波助澜,竟然打得辽人节节退败,自身难保。

而辽人的议和条件也很是诱人,他们不再追究大焱打破盟约的责任,并将大焱攻陷的领土,都交还给大焱,也就是说,只要大焱现在停手,那么幽州等地,便彻底归还大焱,而且还能够进行谈判,将燕云十六州剩余的地方,挑选几个,归还给大焱!

按照朝堂衮衮诸公的意思,辽国人是真的走到了穷途末路,如果接受议和的提议,进行谈判,说不得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将燕云十六州给拿回来!

而他们所要付出的,只不过是停止对辽国的战争,保持中立,使得辽国能够集合力量,对付女真!

那位使者也传达了辽国皇帝的隐晦意思,归还燕云有着极大的商讨余地,如果大焱能够与辽国一同讨伐女真,那么待战事结束之后,辽人就会将燕云十六州全部归还给大焱!

上将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于注重礼教的大焱官们而言,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和手段,收复燕云,这绝对是政治上最大的胜利。

至于北伐,只能害得生灵涂炭,莫看北伐军节节胜利,接连大捷,可国内的财富也是如流水一般往北方输送,早已掏空了大焱的国库,如今为了支持北伐,官们不得不压榨百姓,透支着这个帝国的生机。

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重点自然也就不同,武将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开疆拓土,而臣们却需要治国安民,使得国家繁华鼎盛,这二者看似没有冲突,其实是相互抵制的。

因为在这个资源不足的年代,只能二者选其一,世间并无两全法,总需要有一方的利益受到侵害。

而自从真宗朝开始,官们的地位便扶摇直上,官集团甚至已经强大到足以影响官家决策的地步,高高在上的清贵臣们,又岂会苟同低贱武将的战争理念。

于是新一轮的争议就此展开,而官家也是左右为难,不得不慎之又慎地考量和权衡。

然而战机转瞬即逝,本来前线与后方就存在着距离上的不可控因素和信息传递的延迟性,如今京都的争论又陷入胶着,前行的军队就被吊在那里,给了辽人喘息的机会。

不得不说辽人此举并不像辽人,阴险狡诈,这件事办得比大焱人还要“大焱人”。

无论大焱最终的态度如何,这样的争论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得出结果,因为牵涉的问题太多,影响到诸多势力的利益,一旦这个问题抛出来,必将进入旷日持久的争辩。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辽人却能够自如且极具针对性地做出应对的措施,无论是对女真部,还是对大焱的北伐军。

可以说仅仅只是遣使议和,即便没有实质性的成果,辽人从一开始就大赚了一笔。

他们赚的就是这一段极其可贵的时间,这是他们得到喘息的机会,如果童贯和种师道足够霸气,不予理会,继续北伐的脚步,辽国的压力就会更加巨大,那么战果就会继续扩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