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58 子羽鉴李(2/3)

作者:鲨鱼禅师
不错!”

最先提到“昭娘”的人,像是找到了机会一样,起身行礼之后,才道:“以羽之见,吴解所忠,非吴国也,吴威王也。今王孙虒继承王位,如何服众?总有太叔卯扶持,又有公子寅旧部投献。然则年少无知,又无威信。吴解崛起于草莽,信人也。麾下六巴、舒剑、商无忌、贾贵、桐人……又岂是无知贱人?”

魏羽的分析极为精准,直接分析人,或者说分析李解麾下的人才组成,几乎没有吴国本土势力的干涉。

说一句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一点都不为过。

“吴解此人,犹如当年吴楚啊。”

当年楚国起家的时候,筚路蓝缕,就是他们的状况。

吴国怎么起家的?披荆斩棘,就是他们的作为。

说罢,魏羽又连忙从袖中抽出一张卷轴,打开之后,有人愣道:“纸?”

“正是。”

李解跟魏氏的交易中,纸张也是重中之重,价格依旧昂贵,但和绢布比起来,已经只有四分之一的价钱。

对魏氏来说,已经消耗得起,至少是核心精英,是完全没有问题。

一张纸上,可以记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密密麻麻的文字,字形不好看,显然魏羽还没有掌握书写技巧,不过并不影响观看。

魏羽将这张纸铺在桌面上,然后道:“二三子请看。”

听了魏羽所指,众人围观扫视,很快,都是一个个神色惊异。

因为纸张上写着的,都是李解麾下众人的根脚来历。

像贾贵,后头就注释一行小字:原晋国贾氏,出奔外国之遗脉。

再比如姬勤,就说是六国宗室之长。

至于姜文、姜武,就说是姜齐之后。

林林总总,记录的不算太详尽,但大概的分布,还是挺直观的。

“诸君,除吴解、商无忌及‘百沙’野人所成沙氏之外,王命猛男江阴子之佐助,皆乃外邦之才。”

其中有些人,魏羽甚至没有列出来,比如说蔡国“摄政”原上蔡大夫蔡美,原平舆司寇蔡夕,原楚国“州来大夫”云轸甪……

这些老牌大夫,他们本来就熟得很。

“吴解用人……”

“大胆。”

“大胆!”

“大胆啊……”

一时间,竟是有些佩服,也不得不佩服。

魏羽说罢,又拿出一张纸,再次铺在桌面上:“此乃行者见闻,诸君再看。”

在姑苏的晋国行者并不在少数,加上之前“吴晋互王”的蜜月期,也让不少晋国人能够随意走动采风。

而江阴邑又是个开放城市,晋人前往采风,实在是正常的很。

那么非常出格非常怪异的事情,就很容易被记录下来。

比如说晋国行者就记录了一个怪事:某年某月某日,见阴乡起力役清淤造田,有男子二千,有女子千五,各成其营,各司其职。

女子参加力役这种事情,晋国不是说没有,但组织度这么高的,听都没听说过。

这种怪事,自然是让晋国行者觉得无比好奇,然后几次下乡,前往了“百沙”各地,只要是受江阴邑大老板影响深,又或者说是直接统治的,往往都和“白沙村”一样,女子参与劳动的比例极高。

绝非仅仅是采集、养殖、纺织等等事物,甚至还要承担工程、安保等重大任务。

其中就有一段,是晋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