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31 西城小学第四分校(2/3)

作者:鲨鱼禅师
小学的规模都不大,似乎就是五十人左右。

只是老者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奇怪:“东城庠序,似是有二百人以上者,其中不同……何解?”

“东城富庶?”

“岂有富庶拥挤,贫困宽敞之说?”

指了指小学,光建筑面积的利用率来讲,显然应该是越穷的地方越拥挤,把大量的贫困人家子弟集中在一起教学,节省地盘不说,还节省教学资源。

有钱的地方,才应该开小灶啊。

“这……”

父子二人也没有搞明白,来了淮中城,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需要一两个月的适应,刚来的时候,带着翻译也还好,时间久了,就能甩开翻译,自己去走马观花,看到的也就更加真实。

到了一处小学门口,父子二人抬头望去,小学名字叫“西城小学第四分校”。

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一户人家,只是这户人家前有庭后有院,面积比较大。

学校围墙的墙基是夯土,但墙面是篱笆,没有糊泥巴,反而是竹棍木杆上缠绕着大量枯败的栝楼藤蔓。

门口设有岗亭,门子在其中发着懒劲,岗亭之外,一只煤炉正燃着,上头架着水壶,冒着烟气热气,白蒙蒙的一片一片。

见一辆马车过来,有点残疾的门子立刻起身,然后打开岗亭移门,手持一根齐眉棍,一瘸一拐地走到门口,冲来着行了一礼:“不知两位良人,为何前来?”

“老者勿虑,我齐国千乘人也。”

说着拗口的怪话,本地的方言,因为鳄人们的到来,都被带歪了,以往列国的“通传”翻译官们,到了淮中城就是一脸懵逼,彻底的怀疑人生。

“原来是齐国君子。”

门子虽然面色稍舒,但手中的齐眉棍没有松懈。

老父子面面相觑,都是感到一点点惊讶,尤其是做儿子的,小声地用齐国方言对父亲道:“夫子,此人虽有腿疾,却非常人。手中长杆,白沙勇夫曰‘哨棒’,乃是江阴特制。”

这么一说,老夫子顿时明白,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看门残疾人,只怕还曾经是李解麾下白沙勇夫中的一员。

“我等前来,是想解心中所惑。”

老夫子也没有再七拐八绕,直截了当地拱手询问,“敢问本地人家,如何有闲余家资,以助子孙受教?”

“补贴啊。”

“……”

“首李发补贴的。”

“……”

“每四个分校,一年七万石粮食补贴。”

门子看着这对齐国父子,并没有隐瞒什么,眼睛盯着两人,手又向后一指,“学校的地皮是我私人的,跟幕府签了十年租赁合同。”

“……”

一听学校地皮居然是眼前这个残疾门子的,这对齐国父子,直接懵了,傻站在那里久久说不出话来。

都无从说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每四个分校……七万石粮食补贴,一年?”

“一年。”

门子点点头,“每一旬前往幕府签字画押,凭证领取。折算下来,四五百石上下。倘若不要米粮,可折算肉干、咸鱼、绢布之类,桌椅板凳亦可。”

“……”

这对齐国老父子一副活见鬼的模样,他们还以为是淮中城的本地人特别富裕,而且对教育非常重视呢。

结果是吴国猛男的个人骚操作?!

每四个分校,补贴七万石粮食,这还是一年?

整个淮中城,多少个分校?!

整个淮中地区,多少亩田?!

难怪会是画风奇诡的配给制,难怪会到处圈地开荒,难怪淮中城附近都是沟渠灌溉工程,难怪淮水流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