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4章 晋东第一号战将!(3/5)

作者:汉唐风月1
月就可以归队,损失基本在120人间;

而北干岭之战因为和日寇打硬仗,769团损失惨重一些,牺牲500余,重伤也达200有余,轻伤无算;我683旅参战两团伤亡大约合计200。但有潞城参军新兵补充,用不了两月,我此次参战四团兵力将会彻底恢复如初!”程旅长略一计算,便给出答案。

这批新兵原本是四行团在城内招募的,原本程旅长不好意思一军独吞,但唐刀考虑到黎城那边四行团已经转移了六千余民众,经过动员能参军者也绝不会少,四行团短期内走的路线是贵精而不是贵多,所以将这些新兵全部留给了683旅。

“如此,贵军此次虽然和日军大打了一仗,其实兵员方面并没有什么折损!”唐刀微微一笑,将目光投向两位师首长。“两位首长,不知我可否说说贵师如今在晋东的总兵力?”

“都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两位首长对视一眼,脸上表情却很淡然。

显然,和唐刀预想的一样,程旅长既然敢向他透露921师兵力的军事机密,那可不是他自己所能做主的,一定是获得了上级的首肯,也是借机对他做一次试探。

若是那边得到了921师具体兵力情报,恐怕多少和唐刀脱不了干系!

这倒是也不能怪这些将领们太过谨慎,曾经的他们被背叛太多次,再没法那么轻易去相信一个从曾经‘敌营’而来的人。

他们若是并肩作战一次就掏心窝子,唐刀还怕自己抱错大腿了呢!

“好,那我就按照贵师如今这2.5万余兵员来核算,原有老兵大约为1.2万余,最近半年新加入的士兵已经历经过战斗算不上新兵,七八千人是有的,这样算下来,这一两个月因为扩军所招新兵也就8000人,老兵、新锐士兵、新兵的比例基本为2比1比1的比例。

我建议以旅为单位进行整编,以老带新,2个原有921师老兵带一个新锐士兵再配一个新兵,这样使得新兵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同时对战斗力的折损也并不是太大。”唐刀首先对新兵老兵的配备比例做出自己的建议。

“这个主意不错,只要来上一个月时间训练,各团营因为新兵加入导致战斗力削弱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再经历几场实战,新兵也就成老兵了。”矮个政委首先点头表示同意。

“2.5万人,如果全塞到贵师原属五个步兵团,那必然导致编制庞大臃肿,并不适合山地作战,师首长们很英明,扩编了独立团、新一团、东进大队等编制来容纳,但我觉得还不够,最好扩编至9个团,每个步兵团兵员达2500人,合计22500人;

除步兵外,还得发展炮兵。

这次,缴获日寇火炮有步兵炮和37毫米速射炮,那就将原本是空架子的师直属炮兵营按照德械师的标准扩编成炮兵团。

炮兵团以原本的山炮和机关炮及现在缴获的步兵炮和37毫米速射炮进行编制,下辖山炮营、高射炮营、直射炮营。

按照正规编制山炮营336人,装备75毫米山炮12门,高射炮营亦为336人,装备高平两用20毫米高射机关炮;直射炮营也是如此人数,装备步兵炮和37毫米速射炮。

高射炮营的功能主要是负责其余炮营及师指挥部防空之需要,同时亦可在地面作战时兼具对敌装甲目标进行直瞄打击。

直射炮营则要更为灵活一些,完全可以拆解为连,跟随各旅各团对其提供炮火支援。

炮兵团编制人员大约1300人左右!”

唐刀的数学不错,所说的方案也显然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酝酿已久。

不过,在座的921师各高级军官们这会儿却顾不得去夸唐刀的数学为何这么好,却都是为唐刀大嘴一张就是一个炮兵团的说辞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