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节 舅舅与户口(2/3)

作者:dleer
法又是什么?

他把这个话头挑了起来,也让舅舅叹了口气。这件事情,他倒是蛮上心的,“这件事情说起来也简单,我的一个工友……你也应该认得,就是张高明,前一阵子你们家搬家的时候还跟着来帮忙的那个——他有这个门路。”

对于家里的事情,舅舅一向不瞒着两个外甥。既然他们问了,那他自然也就会说:虽然他知道外甥年纪还小,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让他们知道一下母亲的含辛茹苦,对他们来说也是好的。

杜立鼎听闻这话也是连连点头:虽然他已经不记得张高明到底是谁了。

“我听张高明说,户口是不好办,但是也不是不能办。想把户口迁到,也是有办法的——有这么个规定,当年三大城市上山下乡的知青可以把户口迁回,而且他们的未成年的

子女,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把户口迁回。”

杜松做了一下解释,而这一次,杜立鼎有些听明白了。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户口确实是非常难办的东西,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户口却并不是完全不能办:国家的政策,总是有着各种漏洞的,而总有些人能够钻得了这些漏洞。

就像杜枫说的,在户口敞开之前,也有一部分人可以把户口迁到的——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大量的知青离开了城市去往全国各地的农村。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人不留在农村了,也都纷纷要求想要落叶归根。针对这些人的要求,三大直辖市也出台了政策:凡是下乡知青,都可以把户口迁回去,而且未成年子女也可以随着父母迁移。

“高明是当年下乡的老三届,现在眼看也5o了。厂子效益不好,赚不到钱,这两年一直在动员工人提前退休,他也干的累了,就想着回到,落叶归根,不跟着厂子里的那帮孙子怄气了。只是可惜他爹妈死得早,他有个哥哥也去了gd,户口想要回迁却没有地方落户,再想往回迁就得自己买房子了。”

舅舅一面给杜立鼎解释着,厨房也把饭端了过来。杜立鼎大口吃着饭,逐渐也明白了事情:知青户口回迁,也不是随便迁的。他们必须得找到愿意接收他们的户主才能把户口往回迁。根据规定,这样的户主必须是他们的直系亲属,要不是父母,要不就是兄弟姐妹,要是这些人都没有,那就只能自己买房子,然后把户口往回迁了。

张高明就是这样的情况:他没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在,想要回迁就得买房子。而以他的财力又不足以买房子,因此他就想要找点办法,赚点买房子的钱。

“张高明当年运气不错,他到农村插队,很快就赶上煤矿招工,进了工厂当了工人。当了工人没多久他就结了婚,生了孩子,算是稳定下来了。他结婚早,生孩子也早,就一个女儿,学习成绩还不是很好,早些年上了个中专,连高中都没上,迁户口的事也就没办。他现在在海淀买了一套二手房,据说离四环还老远,可是还是十几万才买下来——这房价实在不是给老百姓准备的——他自己没那么多钱,找我借了八万,现在还不上。他跟我商量,说是让你表妹把户口迁到,就不还钱了。可你表妹还小呢,她才初一,这个不着急。我就想着,把你的户口迁过去,这不正好么?”

十几万,海淀四环的房子……你这根本是白捡的啊!心底里面,杜立鼎吐槽了一句,不过他也很快反应过来了这个价格确实不便宜:现在是2ooo年,人们的工资还普遍很低,老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一千多块,还算是不错的了,十几万的房子对于三线小城市不景气厂子的普通的工人来说,就算不是天文数字,也绝对不是什么便宜的价格。

的房子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只怕一直是太高的负担了。这么高的价钱省吃俭用惯了的工人不可能承受,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一样。实际上别说,现在滏阳这个地方的房价4oo块一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