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输入输出比(2/2)

作者:南非闲人

梦想将那个蓝色碳原子替换成碳13。“你看,由于在这个位置上,原来的碳12被碳13所取代,从而导致原来的引爆过程执行到这里的时候,由于质量上的差异,顺序撞击的角度和速度不同,下一级过程未被点燃。引爆过程到了这里就停止了下来。整个反应失败了。” 移动一个角度,视角移到了一个绿色的原子模型前面,梦想继续解释。 “在其他位置也是一样,比如这个位置的氮原子,这个位置的氮原子是氮14,氮的同位素有十几种,稳定存在的是氮14和氮15。不过这里就只能是氮14。道理与上面的一样。”缩小窗口,梦想再次拉过表格。“这就需要把每一种元素的都分辨出来,精确到每一个原子为止。” “分子锥的生成过程是这样子的,首先是分离出每种需要用到的纯净元素,比如碳12与碳13必须分离。然后利用这些纯净元素,合成次一级的小分子,每一个小分子经过检验以后,再组合组成规模再大一些的分子团。最后将这些分子团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分子锥。” “能量消耗从纯净元素的分离开始,到合成小分子,组合分子团,最后装配成分子锥持续输入。按照模拟运算统计出来的结果,考虑极低的反应成功率,这部分能量消耗大约占四分之三。” “由于制作生成分子锥极为困难,在反应结束后的残留也就有必要进行回收。最主要的部分是最大的残留分子团,很显然,大部分残留分子团由于受到高速粒子的轰击,已经被击碎成好几块了,但是由于分子锥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这种情况,其中有好几部分之间是采用弱结合力来固定的,所以受氘核撞击的时候,从理论上来讲,也是会有部分完整的次一级分子团。”梦想又一次演示了残留分子团受氘核撞击后,成块飞散的场面。在几块飞散的分子团上,用闪烁的红圈标记出了每个分子团的组成分子式。 “这些分子团在适当的条件后会自动分解成次级规模的分子和小分子,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消耗。”屏幕上又列出满屏的反应方程式。 “呵呵,有意思。”王石对着满屏的方程式,脑子里一头浆糊。 梦想也不管王石理解不理解,继续解说着。 “第二个消耗就是为了维持反应环境,额外消耗的能量,比如用液氮冷却的超低温和超安静的环境”

“第三就是整个系统的开消。包括纳米机器人组装搬运,系统控制运算以及为了防止辐射所需要的主动防护设施。”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