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四章 大明成化黄釉瓷(2/4)

作者:言西早的谭
东泰瓷业跟方大瓷业分别进购一批鲁青瓷。如果我们的鲁青瓷销售好的话,我打算在咱们淄城直接收购一家陶瓷厂。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最近我的事情比较多,我跟小斐我们两个都忙不过来。”的确,李立现在很忙。新闻部独立开办传媒公司也提上了日程,由王晓娇担任万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隶属于万宝传媒的子公司。张栋则带着法务部在忙跟签约艺术家更改合同的事情。李薇盯着新办公楼那边,李晓曼则在忙着跟进收购的事情。

“年轻人忙一些的好,最近不少人都找我打听你呢,呵呵~~~小子,你现在可是红人咯。”能收这么一个徒弟,老爷子那是非常高兴的。不顾遗憾的是,李立不太愿意掺和外界的事情,很少能有人请的动他,按照一个流行的词来解释,那就是宅。“小子,你最近的功课有没有落下?”

“没有落下啊师傅,虽然事情多。但是我也没有忘记学习呢。”提到功课,李立就知道老爷子这是打算考一考自己了。

“哼,我看不然。我给你拿个东西你出来看看。”老爷子起身走到一旁的一个五斗柜中,拿出两个用报纸包裹的器物出来,小心翼翼的放在李立的面前。李立打开报纸一看,首先露出的是一个白色的瓷盘,下面则是一个黄色的瓷盘,两个物件大小差不多,只是釉不同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黄色的。“小子,你看看这两个东西是什么来头?”

“师傅,这就是一个白瓷盘一个黄釉瓷盘啊,我还是第一次见。看不出来,请师傅指教。”李立看了好半天也没看出是个什么名堂来。知道今天自己要丢人了,在老爷子面前丢人了。

“哈哈~~你这小子,这是成化白瓷跟这个成化黄釉瓷。你看这个成化白釉瓷釉质肥厚莹润,平净油光,不像宣德时的橘皮纹,这个盘子釉面呈现黄色,如同烟雾弥漫一般,这是因为在烧窑的过程中,窑中串烟所致。当年所少甜白器多为半脱胎,器型多以碗、盘为主。所以,明成化年间出现的白瓷,多称之为甜白瓷。”张超然拿起那个白色的瓷盘开始给李立讲解起来。

“那师傅这个黄釉瓷盘呢?难道也是成化年间的?”李立好奇的是为何这两个盘子老师会一起拿出来,而不是分别讲解呢?难道这一白一黄有什么渊源么?

“你这小子,还是有点觉悟的,没错这个黄釉瓷盘的确也是成化年间的,黄釉瓷器是在白釉瓷上又增加了一层黄釉,二次低温烧成,但是这个黄色是有深有浅,就好像那个鸡油黄的琉璃一样,娇艳色调的娇黄色,则是在成化年间早期,然而咱们这个则是黄色比较浅,釉用的少,你看着底部,乃是书写成化年款,你在看着旁边,还有一个【甜】字。据说这个黄釉瓷器当年是严格控制的,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大明英宗实录》中就有记载,正统十二年十二月甲戌,禁江西饶州府私遣黄、紫、红、绿、青、蓝、白的青花瓷器,这个黄字列于首位,可见黄釉瓷在皇室心目中的地位。黄色者,皇色也。黄釉瓷既能显示皇家身份,又避免了奢华之嫌。明代的黄釉瓷器除用作帝王的饮食器具之外,还是朝廷在地坛祭地的专门用器。因此,明代黄釉瓷器的生产是收到朝廷严格控制的。”

“师傅,这对盘子,你在是在哪陶登的?”

“哈哈~~说来也巧,前些日子北京一所大学请我去讲课,我跟你师娘我们在琉璃场掏的,花了我10万块呢。你给我留下十万,这两个东西你就带走吧小子。”

“师傅,这怎么能行呢?您弄来的好东西,我怎么能夺人所好呢?不行~~~这可不行~~~”李立一听老爷子要原价给自己,从本心是无法接受的。

“我留这个干什么?你拿回去留起来,等你自己建博物馆的时候,这两件东西也是很不错的,就这么定了。”

“嘿嘿~~那,师傅我让人给你拿20万过来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