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四章 在路上(1/3)

作者:落梅河
早上9点,安静苍凉的塔尔寺遗址旁,“啪”,发令枪枪声清脆,但很快就消逝在周围无边的荒漠中。

穿得花花绿绿的80多人,迅速分成两列,说说笑笑的沿着一千多年前,唐玄奘曾经走过的路,向远方走去。

“谢谢各位领导,”冯一平穿着蓝色的冲锋衣,带着灰色的奔尼帽,脖子上系着一块魔术头巾,手腕上还带着一块,手里还拿着两根登山杖,背着一个负重大约十斤的背包,笑着跟执意要来的市、县两级领导握手。

领导们笑容满面,“四天后,我们在白墩子欢迎冯总凯旋归来,”单市长握着冯一平的手,送出了老远,看那样子,好像巴不得跟他们一起走一样。

“谢谢市长,不过真不用麻烦,”

“要的要的,一定要的,冯总你放心,虽然这个行程我们不能参与,但是保障的车队里,有我们的公安干警,这一路绝对安全,还是那句话,这一路有任何需要,请随时给我电话,”他又一次说这样的话。

不仅如此,冯一平都缀上了大部队,单市长还在后面挥手,真是比亲人还亲。

“市长,”县里的一个领导笑着走过来,“都走了,我们也去吧,”

“再等等,”单市长看着还在视线中的队伍说。

他对冯一平这么热情,不仅是因为对方是首富,一年赚的钱,比他们市里一年的gd都高。

也不是冯一平昨天晚上,又爽快的跟市里签订了一个意向性的协议,而是他那个协议,给市里的工业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

敦煌,随着,楼兰和罗布泊的消失,这个河西走廊上仅存的城市,一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工业上毫无建树。

不但在工业上毫无建树,随着人口的增加,需求越来越大的生活用水,又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

而有了楼兰和罗布泊的前车之鉴,这里的管理者们对水资源,比国内绝大多数的同行们都要敏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农业生产,不得不做出妥协。

虽然旅游业近年呈上升态势,但是只靠一条腿走路,谁心里踏实?

而冯一平昨晚提出的那个想法,一下子就开阔了他们这些人的思路,他们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个地方,竟然有着如此独特的优势。

单市长还清楚的记得冯一平的原话,“这里光热资源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9小时,年辐射总量高达6882兆焦耳/平方米,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北湖地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9米/秒,风力资源同样丰富,而且平坦的戈壁荒漠,和良好的地质条件,也是我们市成为新能源基地的有利保证,”

就是因为这番话,今天一早,市里的主要领导都早已在路上:书记去了市里汇报,市长已经动身去首都了解相关情况,他这个副市长,接下来也要去省里,请相关的专家前来论证。

之所以把这项工作交给他,是因为这项工作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冯一平都说出了那么精准的数据,他的公司肯定已经做过了精密周到的勘察。

虽然和冯一平说的一样,要取得相关各方的支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有了方向,困难算得了什么?

再说,敦煌,就是在国家领导的心中,那也不是默默无名的,这也是他们独特的优势。

单市长一直坚持到那支队伍消失在天尽头时再朝走,县里的那个领导笑着说,“这位冯总,经商一定是很有一套,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带着这么多人来这里徒步,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呵呵,”

单市长看了这个下属一眼,“你即使理解不了冯总的用意,那还能不能想到冯总这一举动,将给你们县里带来的现实意义?”

“给我们县里带来的现实意义?”这位显然不太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