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阁老出谋(3/6)

作者:来自远方
豹房题字为饵,瞒过多数人,暗中谋划,守株待兔,就为等刘健谢迁过府。

一则商讨剪除藩王羽翼,以肃净朝堂;另一则,即为户部光禄寺贪墨之事。

手伸得太长,贪得太多,吃相太难看,委实不像话。

“天子按住,非是不计较。”

朱厚照手中有簿册,贪了多少,一清二楚。至今引而不发,实因藩王心思难测,朝廷内部不好大动干戈。

“如不收敛,日后必追悔莫及。”

弘治帝宽厚仁慈,对官员贪墨也是深恶痛绝。

朱厚照看着胡闹爱玩,实际心清目明,性格类太宗皇帝,嫉恶如仇,极为刚硬。

户部光禄寺贪墨,必不会全装进自己口袋,朝廷上下,凡是沾点关系,都能得到好处。

中饱私囊尚且罢了。

用朝廷的钱,为自己铺路拉关系,别说朱厚照,弘治帝知道了,都得再气死一回。

有人给李东阳送礼,刘健和谢迁自不会落下。

三位阁老对坐,一人神情淡然,拂过长须。两人端起茶盏,貌似镇定,实则都有几分尴尬。

换成旁人,刘健谢迁必不会如此。面前是李东阳,想不尴尬也难。

同为阁臣,宦海沉浮,共事多年,对彼此都很了解。

通俗点讲,谁不知道谁啊。

李东阳的性格,一向是谋定而动,少有同人撕破脸。

如今日这般,将私底下的事直接摊开,放到到台面上,实是破天荒头一回。

“依宾之之意,此事该当如何?”

“无解。”

李东阳摇头,叹息一声。

“雏凤清鸣,终有振翅高飞之日。你我三人,恐难追及。事已至此,不如尽己所能,为天子扫清前路。他日致仕归乡,总能得一份旧情。”

简单几句话,无异于铜钟敲响,震得刘健谢迁耳际嗡鸣。

“何至于此?”

“于乔不信?”

谢迁沉默了。

正是因为相信,才会惊愕。

刘东阳善谋,满朝皆知。

能令他说出这番话,可见,事情必无太多转圜余地。

急流勇退,方谓之知机,?

刘建同样不语,心中作何想法,唯有自知。

正德元年,八月丁卯,早朝之上,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上奏,乞敕宗人府礼部,查找所收文案,召各王府长史入京,续修玉牒。

“宗支繁茂,玉牒不容缺漏。今逢十年之期,当敕令续修。”

“定式移文各王府长史司,子女请名受封,婚嫁薨故,违训惩戒,收回封赏,除官罢爵,皆应如式造册,考据详问,奏缴御前。”

“如有错漏,当遣人过府,谨慎查补。”

“参考旧案,禀奏新事,庶无缺漏,方可修辑。”

刘健奏请完毕,朱厚照立刻点头。当殿下敕谕,令各王府长史司遣人入京,八月底必须启程,不得延误。

“陛下圣明。”

刘健行礼归班,李东阳继而出列。

“陛下,臣有奏。”

闻言,群臣都是一愣。

刘阁老且罢,李阁老?

今天刮的是什么风?

“启禀陛下,臣查旧案,圣祖高皇帝朝,太宗皇帝为宗人府宗正,定有例,各王府长史,非进士出身者,历任九年方许保奏举荐。如入朝为官,需外放九年,考绩为优,方可调入京城。”

朱厚照坐正身体,表情肃然。

群臣竖起耳朵,均不太明白,平日里八风吹不动,非必要不出声的李阁老,今天这是怎么了。

敲着势头,分明是打算找藩王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