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名门耀仕族(2/4)

作者:银河索龙
,走出庭院,穿过麦田,越上丹江口岸,站在高岗处眺望着远方。那一望无垠的丹水,那高低有错的山峰,那碧绿的原野尽收眼底。水面上,白鹤、黄鹂、chun燕飞上翻下,剪裁着宜人的chun光;奇山怪石倒立水中,时隐时现;田野里油菜、麦垄“哗哗”作响,牛群“哞哞”乱叫;农夫们高扬的锄头犹如千军万马,摆开阵势,yu与天公试比高。使得范汪不禁感叹道:“宁儿和泰孙为官在外,不知现在何样?”夫人为范汪整整衣角道:“泰孙去年初夏回来省亲,不是说他爹从临淮调往豫章,一切都好嘛!”范汪唉了一声道:“你我夫妻已是风烛残年,连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不服老不行啊!可他们却年轻好胜,只知做官好,哪知老来行路难啊……”夫人摇摇头,未免也有些伤感地道:“想我范家也算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可就是泰孙二房眼看就要分娩,他那大房骄横无度,眼中容不得他人。泰孙儿又不在家,怕是那二房要吃苦头了!”范汪道:“咱们虽说已是四世同堂,但那重孙范暠、范晏让他母亲娇惯得不成样子,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说不准以后范家就指望这个将要出世的第三个重孙子了。”夫人道:“老爷一生乐善好施,打富济贫,为官于民,老天爷会保佑吾孙有出息的。”范汪道:“但愿如此吧!”老夫妻俩正说着话,只见从西北方向,拥来一片黑压压的逃难百姓。他们肩挑车推,扶老携幼,气喘吁吁,艰难地向前走着。范汪心想,正月不兴兵不使令,为何还有这么多无家可归的百姓向南流徙呢?原来是早在西晋统一全国后,弭兵息武,刀枪入库,放马南山,有过一段短暂的太康之治。但是不久,“八王之乱”又拉开了战争的帷幕。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之间几乎无日不战,致使白骨横野,僵尸蔽地,千里无烟炊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以致造成“十六国”鼎立之势。“十六国纷乱”之后,国情更为yin森恐怖,统治阶级互相争斗,民间盗贼借机蜂起,人民奔道流移,无法充饥,只好变卖妻子,以至相食。不但草木吃光,就连那牛马之毛也被吃净,到处是“死者十仈jiu”,百姓者“十有其七”。长期的战乱和饥馑,造成社会人口锐减,手无寸铁的民众,为了保存自己,求得生存,只能成群结队地逃亡到天灾**尚未波及的地方。范汪不禁迎上去,问前面的一个汉子道:“你们是哪里人?”汉子停下来道:“俺们都是鲜卑人,本来正月不出门,可俺们不出门乞讨,就要饿死在屋里啊!”范汪道:“那你们逃往何处去呀?”汉子道:“逃往何处是何处啊!”范汪低头看着一个饿得“哇哇”乱叫的小姑娘,不禁眼睛湿润地道:“这小姑娘长得多水灵,若洗浴打扮,真乃是一朵芙蓉。”夫人道:“老爷,你我膝下无有孙女儿,我有意把她收为义孙女儿,不知老爷意下如何?”范汪道:“夫人有意,我怎能不依!总不能看着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半道夭折吧?只是这姑娘的家人不知可否愿意?”夫人抱起小姑娘,问汉子道:“这小姑娘可是你家千金?”汉子道:“是我的小女儿,可她投错了胎,若投身到官宦家庭,是千金之体,但投身到在下膝前,连一泡狗屎都不如啊!”夫人道:“老身有意将她收留门下,认做义孙女儿,不知可否愿意?”汉子道:“这年景,她跟着我东奔西跑,只有死路一条,既然老夫人不嫌弃,就是小女儿烧高香了,我哪有不允之理?”汉子说罢,慌忙扑地,向范汪老夫妻俩连叩三个响头,留下女儿,又饥不择食地站起身,随着逃难的百姓们向南走去……范汪老夫妻俩手牵着小姑娘刚走进范家大院,忽听茅厕里传来一声紧似一声的号叫声,范汪不禁问夫人道:“夫人,这声音分明是有人分娩时的痛苦声,莫不是泰孙那二房要生产了吧?怎么这声音又是从茅厕里传出来的?”夫人道:“老爷,说来话长了。泰孙那二房,本来就不是大家闺秀,只不过是南郡屠夫之女,再加上她是二房,按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