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章 能忆天涯万里人(2/3)

作者:入潼关
这几个继承人,左右今后南方格局、执掌政权形势将近二十年。

托金庸老爷子的福,让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被人以反派身份牢牢记住,但实际历史上的吴应熊除了“尚公主”一事啥都没干,最后就因为三藩之乱,在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三日被绞死。

这事着实冤枉,以至于吴应熊被绞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为叛寇所累”。

但江闻面前的这位反复横跳小王子,在康熙眼里就属于枪毙五分钟都不算苛待的人物。

首先,早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耿精忠与肃亲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硕额附。继位后,年纪才十一岁的耿精忠就制造出了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暗中部署将士以待变。

这个事情,江闻或许觉得有清庭抹黑的成分,但第二件事,就根本没办法赖掉了。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导致吴三桂起兵反清。时为靖南王的耿精忠随即举旗相应,以复明衣冠为口号,甚至联手台湾郑经攻城略地。

这一手见风使舵不仅让东南彻底糜烂,还让犹豫旁观的镇南王世子尚之信心动不已,软禁了尚可喜也举起反旗。

可随着三藩内讧、耿郑矛盾和战事不利,耿精忠居然反手就投降了康熙,并以急先锋身份接连打败郑经、尚之信,俨然一副朝廷忠臣的模样。

这一手反复横跳太过恶心,康熙也是完全看不下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大学士明珠上奏说:“耿精忠负恩谋反,罪过大于尚之信。”

也就是说以当时朝廷的意见,尚之信囚父谋反、反复投敌这样的大罪,都没有耿精忠的见风使舵来得严重,因此“残暴跋扈”尚之信得赐死,“反正有功”耿精忠最后却被判了个凌迟处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其所作所为,颇有几分“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风采。这样一位反复横跳小王子就在不远,江闻自然浮想联翩,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位道长,你似乎对耿某颇为好奇?”

江闻的侧目太过明显,以至于耿精忠都发现了,内心有些不满,却故作自然地发问道。

江闻虽然解剑而坐,一身的武功丝毫不虚,因此对于卫士的警惕视若无睹,举起酒杯诚恳地说道。

“世子误会了,小道今日得见尊驾,不禁想遥起三国的英豪,故此失态耳!”

耿精忠听得含含糊糊,本想追问一下自己像哪位英豪。

可他转念一想三国故事人尽皆知,如果只是一般名将谋士,根本不需要这么含糊应答。再考虑到自己三藩世子的身份,对方不说的人物莫非是不方便说……

必然是暗示曹刘孙这样人物,对方才不敢明言!

马屁就是最好的社交润滑剂,一番话说完气氛也就缓和了下来。对方目中异彩连连,见江闻如此诚恳地夸赞,耿精忠率先倾杯,豪气十足地对着林震南说道。

“哈哈哈,林总镖头你这客人也是个妙人。来,我来跟你介绍一下今天另外几名贵客。”

耿精忠抬手说道:“这位是靖南王府请来的道家高人,青城派掌门慧侣道人,道号长青子,江湖人称‘三峡以西剑法第一‘,同来的是他的两位高徒。”

难怪同席而坐的人都没有剃发,居然也都是道士。

江闻此时却震惊不已。

慧侣道人道号长青子?我看是慧侣道人盗号长青子吧!这都什么混搭的人物设定!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