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圣的张相公(3/4)

作者:青史尽成灰
关。

随后张希孟以更高的格局,打开了心结,刘伯温就一心替朱家军效力了。

而这一次,一副更长远的图景展示出来,刘伯温也有了不惜一切,哪怕拼上老命的冲动了。

当然了,想要做成大事,除了有雄心之外,还要有智慧,有方法。

“招降这些苗兵,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只要他们能接受我们的主张,愿意充当我们的前锋。瞬间我们就有了几万义无反顾的猛士,解决湖广、云南等地土司的问题,就有了抓手。”

刘伯温用力点头,激动道:“这就是张相默许孙炎不惜重金,收买杨通贯的奥妙所在!”

张希孟轻叹,“我的确是怕错过这一支兵马,这一次天赐良机。但是杨通贯这些人肯定不会接受我们的主张。把他们招降之后,我们还是要把功夫放在普通士兵身上,拿出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的劲头儿,就算是一块石头,也要给我捂热了!”

刘伯温抚掌大笑,“张相放心,此事就交给我和景濂兄,我们会想尽办法,跟他们讲解清楚的。学士院还有不少书生,学堂里也有读书人……就让他们去做,谁不愿意干,我就不给谁结业!”

刘伯温祭出了终极大招,张希孟忍不住哈哈大笑。

果然是妙!

就等着孙炎那边的动静吧!

不过张希孟和刘伯温不知道,明明已经没有悬念的事情,竟然横生枝节。

一封由元廷送来的旨意,摆到了杨通贯的面前。

从时间上看,发出旨意的时候,甚至诸暨还没有攻破。

元廷升杨通贯为江浙行省右丞、骠骑将军,大元以右为尊,右丞已经高过了石抹宜孙。成了元廷在浙江行省的最高官员。

甚至在职权上,还要压制张士诚一头,别看张士诚有太尉衔,那也不管用。

而且元廷还以“克全忠义”为由,赐杨通贯为“杨完者”,大概的意思就是他是元廷在浙江的完人!

元廷的用心,此刻已经昭然若揭。

他们试图保留在江南的最后希望,毕竟这是最富庶的半壁江山,哪怕必然会失去,元廷也要挣扎一下!

面对元廷的赏赐,杨通贯……额不,是杨完者!

他空前挣扎,到底是投降朱元璋,还是继续给元廷效力?

“将军,实不相瞒,我在朱家军待过,我知道他们的习惯,别看他们现在不惜重金,但是等他们得手之后,必定会整顿苗兵,甚至是均分田亩,铲除所有将官。朱家军自诩穷苦人的兵马。其他人降了朱家军,或许还可以做个富家翁,将军只怕会人头落地,连家业都保不住啊!”

罗贯中在关键时刻,给了杨完者致命一击!

“这么说,我只能和朱家军拼了!”

杨完者斟酌再三,这才对罗贯中道:“你立刻告诉张太尉,我出兵光复诸暨,让他派兵攻取镇江,我们联手,给朱元璋斗到底!”

“好!”

罗贯中长出一口气,“我这就去写信!”

“等等……再告诉张太尉一声,他没有粮食,让他给我送五万两银子过来……这点钱他不会拒绝吧?”

罗贯中怔了怔,咬牙发狠道:“我会尽力,务必让张太尉送过来!”

罗贯中告辞了,杨完者思索了再三,反反复复,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叔叔杨正仁等人叫过来,部署作战事宜。

而罗贯中的信也送到了张士诚的手里,看过之后,张士诚长出一口气,他立刻把弟弟张士德叫过来。

“你说说,打镇江容易吗?”

张士诚的脸立刻黑了,“兄长,朱元璋派了耿再成守镇江,此人老成持重,十分难对付……不过只要兄长有令,我身先士卒,一定给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