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荣誉(2/3)

作者:青史尽成灰
麻烦,也会显得我们居心叵测……只要张相同意,我们愿意留在大明,哪怕做个耕田种地的农夫也好。”

刘六激动道:“张相,我们就想做个普通人,求张相成全吧!”

张希孟微微沉吟,到底是刘福通的兄弟,经历大起大落之后,刘六想的很清楚。去了高丽,投奔韩宋旧部,不但不会得到照顾,相反,没准有人想用他们的脑袋,讨好朱元璋。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留在大明,还有人敢在天子和张相的眼皮子底下害他们吗?

张希孟见刘六如此说,也就点了点头,“你们有了想法就好。那五天之后,还要去安葬首义王,咱们同去吧!”

刘六忙拜谢,拉着韩林儿要走,到了门口,韩林儿突然回头,“草,草民拜谢张相!”

他的声音怯怯的,但是眼神却很坚定。

张希孟也露出了笑脸,“大明会尽力照顾好每一个子民百姓的。”

有这一句话足矣!

韩林儿后半生可以高枕无忧,刘六千恩万谢,带着韩林儿下去,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作为割据一方的皇帝,能落这么个下场,大明确实厚道。凡事就怕比较,反正刘六是心服口服了,简直不能更好。

数日时间过去,终于到了正式给刘福通下葬的日子。

令人诧异的是,竟然有二十多个人联名上书,捅到了张希孟手里。

这些人一致要求,刘福通残暴不仁,悖逆天命,死有余辜,不该厚葬。

张希孟眉头紧皱,叫来了郭英,“这是怎么回事?大宋余孽还没死光吗?”

郭英咧嘴了,“张相,开封的死得差不多了,这些多是山东过来的……他们上蹿下跳,嚷嚷着要把刘福通挫骨扬灰,还说小明王无人君之福,理该处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张希孟哼了一声,“苍蝇臭虫,什么时候都有!这些人还干了什么?”

郭英道:“他们倒是想干些什么,无奈没人跟他们起哄。前几天他们还找了张家的人,想要联名,张家人也没答应。”

郭英察言观色,这一次张家派了一些人,充作民夫,协助运输军需粮草。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这些带头的全都可以和粮长一起,参加考试,进入官场。

郭英此时提起,也不免小心思。

张希孟冷笑道:“你用不着试探我,张家是来了几个人,但更多的张家子弟还在老家,他们打什么算盘,谁都清楚。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两条路,其一,就是说服家人,赶快交出土地,融入大明。其二,没法说服家里,那就和张家决裂,以普通人身份,参与考试。别玩这套首鼠两端的鬼把戏。”

郭英还能说什么,张相真是明察秋毫,铁面无私啊!

“对了,你让那几个上书的人,也跟着去中牟,让他们好好听听。如果还是死不悔改,胡言乱语……你们拱卫司有办法,对吧?”

郭英顿了顿,忙道:“对!这种人一定是脑子坏了……我,我把他们送去医馆,让治疗谵妄之症的名家好好诊治。”

张希孟很满意,甚至打算给医馆起个名字,就叫圣伊丽莎白,专门收治各路大宋忠臣。

不出意外,这些人被拱卫司提着,前去中牟……等到了地方,人就傻了。

两边尽是大明的精兵猛将……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冯国用,甚至是在陕州大放异彩的朱文正,也包括奇袭上党有功的蓝玉,数以百计的将领,将星云集,熠熠生辉。

而在另一边,以张希孟为首的文官,朱升和贾鲁,两位参政,另外有汪广洋,杨宪,胡惟庸等人,悉数在列。

朱元璋则是一身戎装,出现在所有文武重臣的面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