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九章 变法强国(2/3)

作者:青史尽成灰
野,牛羊悉数冻死……这些人就会骑上战马,拿起弯刀,挎上祖传的弓箭,向南蜂拥而来。

杀戮,抢掠,死亡……文明消失,国家荡然无存,兵锋所指,百姓不是变为奴隶,就是化作白骨。

很凑巧,东罗马的皇子也在这里,他应该更有感触才对。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游牧骑兵这么强,为什么农耕民族空有那么大的体量,那么多的人口,竟然无法抗拒游牧骑兵?

这里面有个很简单的逻辑,游牧骑兵,全民皆兵,往往可以两丁抽一,三丁抽一,三四十万人的部落,就有十万以上的控弦之士,可以拉出来打仗。

反观农耕这边,要怎么对敌呢?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的农税是三十税一,也就是说,老百姓产出了三十石粮食,才有一石,能交给朝廷。

而朝廷再把这一石粮食,运到边疆,用来招募兵马,对抗游牧骑兵,就不知道剩下多少了。

即便以十分之一来计算,农耕民族的动员能力,也是远远不如游牧骑兵的。

在国初的时候还好,虽然我的动员能力弱,但是我有百倍人口,加上官吏相对清廉,效率很高,也可以打出碾压局。

等到王朝的中后期,遍地贪官污吏,文恬武嬉,这时候所有的国力,都是纸面上的,根本动员不出来。

如果强行动员,会是个什么后果呢?

可以参考秦朝,隋朝……这俩就是典型的把纸面数字当成真的,丝毫不考虑中间商赚差价的问题,直接把老百姓逼得没有活路,不得不拿起刀枪,揭竿而起。

难道说就没有别的办法,一定要挨揍吗?

自然不是。

其实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效率。

以最初的例子为例,比如说三十税一,老百姓三十石粮食,上交一石,剩下的勉强够一家人吃喝,维持生活。

如果当老百姓的效率提升一倍,变成了六十石粮食,能上交两石吗?

显然不是!

在极端的情况下,朝廷可以拿走三十一石!

留下二十九石,老百姓依旧可以勉强过活儿,不至于起兵造反。

那这回再看看结果,当老百姓效率提升一倍,朝廷的动员力提升了多少?

足足三十倍!

这时候再去跟游牧民族争斗,完全就是碾压局,丝毫不用怀疑,就算是傻子,也能打出卫青霍去病的战果了。

这还只是生产力提升一倍的结果……如果彻底步入工业化,生产力提升一百倍,一千倍……那个动员效率,简直难以形容了。

比如说一战期间,很多工业化国家的极限动员力,都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千万人口,就能动员出一百万兵马,国内还不会饿死人。

假如放在大宋,大明,就按六千万人算,不用动员出六百万人,只怕弄出齐装满员,没有空额的六十万人,就足以让户部崩溃。

人马再多,估计就要提刀上洛,直接找皇帝老子痛陈利害了,比如隋炀帝,他征发百万人,进攻高丽,就是这么个下场!

效率就是一切,而提升效率,又是如此之困难。

所以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明白土豆的价值。

看着一颗颗土豆被挖出来,渐渐的,有些人的呼吸就急促起来。

比如王保保,比如也先帖木儿,还有其他几位……算下来,只有曼努埃尔是个十足的铁憨憨,他狗屁也不知道,只觉得浑身疲惫不堪,双手磨破了皮,生出了血泡,疼得要命。

他实在是想不通,这个大明皇帝,别是假的吧?

他堂堂皇帝,比自己父皇还尊贵,怎么干这种下贱的活儿?

太没有道理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