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4章 崇平帝:这子钰功劳立得也太快了((2/6)

作者:林悦南兮
养成的习惯。

旋即看向其上的文字,面色微顿。

崇平帝放下手中的奏疏,看向下方一众朝臣,目光在跪着的朝臣脸上停留了一会儿,面无表情说道:“卫国公久经兵事,足智多谋,这次大破敌寇,可谓绸缪已久,诸卿多虑了。”

说到此处,不由看了一眼庞士朗,先前就是此人说子钰智穷计拙……

而庞士朗此刻跪在地上,刚刚递过军报给一旁的礼部侍郎柳政,忽而心神一凛,抬眸之间,却被天子一眼瞥过,浑身冰寒,手足冰凉不胜。

完了,完了。

圣上为何只盯着他?这地上跪着这么多人,为何偏偏盯着他?

他方才调门没有那些科道御史高……

崇平帝红光满面,眉宇间的忧愁之色更是一扫而空,沉声道:“诸卿,据贾子钰所上奏疏,奏疏所言,和硕特蒙古正在攻略藏地,先前部众之中的八万精锐骑军更是抽调远赴藏地支应,而青海等地仅有六万精锐,此外大概募集了两万丁壮,此役可以明确,京营歼敌五万精锐!”

下方群臣一时默然,倒是面有喜色。

说到此处,中年帝王目光逡巡过殿中群臣,道:“至此,青海和硕特蒙古主力为之一空,朝廷京营大军可顺势收复湟源、海晏等地,乃至扫荡青海周围诸番人部族,这与先前严烨等人歼敌数千,收复两城,实则中了敌寇诱兵之计不同,这一次是沉重削去了和硕特蒙古的主力,正如子钰所言,存人失地,人地俱在,存地失人,人地俱失!”

说到最后,这位中年帝王仍有些心头唏嘘不已。

人地之论,当真是振聋发聩,如黄钟大吕。

先前严烨、柳芳等人就是歼敌不过数千,就敢深入主力尚在,群狼环视的青海湖畔,不被和硕特蒙古围攻,而致全军覆灭,怎么可能呢?

这在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

这…他当初为何会用严烨、柳芳等人,这些人蠢不可及,对兵事根本一知半解,如下方跪着的文臣。

是了,上次似乎也是这些文臣的蛊惑和离间,才产生了疑虑。

殿中群臣面色微动,听着那位中年帝王所言,心绪更为复杂。

这卫国公经此一役,愈发得圣上器重了。

或者说,那卫国公本就是帝婿。

韩癀面色一紧,拱手道:“西北大捷,臣为大汉贺,为圣上贺!”

军机处的众臣,也纷纷出班,朝着那中年帝王纷纷行礼禀告说道。

下方群臣有的也反应过来,纷纷向着那端坐在御椅之上的中年帝王道贺,此刻下跪而拜,似乎更多了几分虔诚。

而仍跪在地上的大汉文臣,脸上神色不一而足,也有一些顿首而拜。

当真应了那句话,中国有句古话,西西物者魏俊杰……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群臣,说道:“都起来吧,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诸卿,兵事关乎社稷荣辱,不可妄议。”

其实,先前群臣皆持反对之声,这位天子在收到捷报之后,反而并没有如一开始那般恼怒。

因为……

崇平帝这次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胜利者一方!毫无迟疑,坚定无比。

虽然此举不能彻底冲抵任用严烨、柳芳等人的决策失误,但也在无形中又甩开了一口黑锅。

当初就是一众朝臣撺掇着崇平帝,防备着卫国公贾珩,如今又是不信卫国公,但这一次崇平帝却乾纲独断。

可见,上次都是听了尔等文臣的蛊惑啊!

毕竟如此之多的文臣,大凡国之圣君,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崇平帝也不能一意孤行不是……

虽然黑锅完全甩不完,但甩一部分就已经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