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三十四章 杀一镇总兵,如同杀鸡!(2/6)

作者:林悦南兮
么回事儿?”

向斌低声叙完经过。

原来王承胤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逼迫向斌从其他府卫调拨兵马过来湖弄朝廷,一方面准备借朝廷拖欠了半年的军饷扇动军卒,向即将到的永宁侯施压。

总之一句话,想要调拨所有骑军,军饷没有到位,绝不开拔。

然后王承胤再出来做好人,转圜两方,调拨出一万骑军随京营出征,这样也能遮掩住吃空额,兵力不足的问题。

谢再义听完向斌所言,面色凝重,低声道:“此事需得即刻禀告大将军,向都帅,王承胤贪墨兵饷,吃空额可有证据?”

“末将这里还有王承胤这些年欺瞒朝廷,讨要军饷之事,末将迫于其势,胁从屈服,还要向大将军陈明。”向斌说着,从袖笼中取出一份簿册。

谢再义接过簿册,简单翻阅了下,面色凝重,说道:“大将军的兵马已经接近太原,明天下午应该就能到,谢某连夜让人缒出城去,通传此事。”

向斌道:“有劳谢将军了。”

这个王承胤现在就是作死,朝廷不是以往那个朝廷,京营二十万大军,他拿什么挟制朝廷?

他琢磨过永宁侯此人,对京营一些有着旧过的将校也没有一味赶尽杀绝,他这种情况,还有戴罪立功的机会。

谢再义沉声道:“向都指挥使,可先返回家中,以防那王承胤疑心,再起变故。”

如果那王承胤发现风声走漏,说不得会铤而走险。

他今晚要和甲而睡,要谨防变故。

……

……

幸在一夜风平浪静,对于向斌的告密,王承胤并无察觉,或者说纵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在朝廷京营大军到来之前,即行反叛之事。

太原之地又不是边镇,省府之中势力复杂,根本难以号令军兵。

第二天下午,天气清朗,春风和煦,城门楼之上的一面面旗帜迎风猎猎而响,兵丁握紧了长枪。

此刻,城上城下皆是太原府的军政要员,并无普通百姓围观,下方总兵王承胤、副总兵商仲刚,参将屈献,吕荣祖等将校,以及王承胤之子游击将军王登。

此外,以巡抚顾秉和、布政使罗景文为首,藩臬两司员吏齐至,再加上都指挥使向斌和几个都司官员。

王承胤此刻在一众将校的簇拥下,剑眉之下的目光看向那旌旗遮天蔽日,浩浩荡荡而来的大军,脸上的凝重之色更为浓郁,心头涌起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霾。

巡抚顾秉和看向那少年,儒雅面容也有几许惊异,好奇地打量着那军容严整雄壮的军卒,红色的鸳鸯战袄,一匹匹高头大马,宛如汹涌而来的红色火海。

纵然宦海为官多年,又是一省军政最高长官,见着不少军容严整的军卒,可此刻看向眼前的军士,心头多少有些惊讶。

对着一旁的幕僚感慨说道:“京营骁锐,真王师也。”

布政使罗景文笑道:“这是京营大军,昨日下官瞧着就觉得恍若天兵神将,威武不凡啊。”

王承胤心头更为烦躁,不由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那位谢将军。

“来了。”随着背后背着旗帜的兵丁骑马近前,一众文武官员纷纷打起了精神。

“我等见过征虏大将军。”一众军将、官员向着马首之上的蟒服少年行礼。

贾珩面色凛肃,翻身下马,将手中缰绳递给一旁的锦衣府亲卫百户李述,道:“诸位将军快快起来。”

此刻,在场众官员抬头看向那大纛之下的少年武侯,都是心头一惊。

年轻、英武,内里黑红蟒服,外罩玄色披风,腰间按着一柄宝剑,剑眉朗目,顾盼神飞。

眼前之人就是当朝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永宁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