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91、巡洋舰下水二(2/2)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要威力大,破坏力强,根本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炮。

这条船,除了动力装置外,另一个重大改进就是火炮。

杨凡决定不走欧洲的老路。他们建造的风帆战列舰因为火炮威力不足,搞了三四层的火炮甲板。

结果把船舶的机动性弄得非常差。船又胖又粗,速度满,灵活性差。

过于高大的干舷也不利于大风和高海况的航行安全。

18世纪欧洲的风帆战列舰发展到顶峰,按照火炮数量,被分成六级。

顶级战列舰一般排水量五千吨左右。长度不到七十米,宽度十五米上下米左右。

例如,西班牙的顶级战列舰圣特立尼达号舰长61.3米,宽16.2米,吃水8.02米,载员1050人,排水量4950吨。载炮136门、

而此时,欧洲在17世纪还在发展大型桨帆船,1670年,英国和法国还用桨帆船战斗。

这个世纪风帆船和桨帆船是并行使用的。杨凡的舰船技术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

欧洲的18世纪顶级战列舰,底层甲板布置32、36、42磅数的重炮。中层甲板布置18、24磅炮。上层甲板布置12磅炮。前后首尾楼四分之一甲板布置六磅轻炮。用于对付小船的偷袭。

因为舷侧的装甲木板很厚,战列舰打到最后,也很少把对手击沉。都是摧毁对方的有生力量,导致无力再战而投降。或者最后跳帮肉搏,通过占领而俘获。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火炮威力太小,所以才需要在舷侧密集的布置火炮,布置三层甚至四层火炮甲板。还要用众多的战舰排成一条线(战列线),去依次和交错而过的敌方舰队对轰。

既然威力不行,那就数量来补吧。

和排队枪毙的陆军战术一样。既然,滑膛枪的准确率不行,那就靠密集队形和对方近距离对射吧。

实心铅球打0.6米厚的橡木,威力不足。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年代甚至往后二百多年,都是这种情况,舰船和火炮都在缓慢的发展,没有质的突破。

但杨凡有更好的钢制前膛炮,还有填充化肥炸药的爆炸弹,还有雷汞做的引信和底火。

这么好的条件,完全没有必要走他们的战术。杨凡应该铸造或者锻造大口径的重炮。

进入炮仓后,杨凡看到了那一门门巨大的铸钢火炮。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