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94、下水仪式二(2/3)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舰的人员,老爷都会重点培养。今后,海军的骨干就会从这两条船上产生。

码头上一片繁忙,各种远航的物资和装备都在往上运送。几台滑轮组钢架吊车也都准备就绪。

看着两条线条优美的白色帆船驶出船坞,来到海面上,所有人都看得心潮澎湃。这两条船太美了。

「老爷,这种软帆船虽然很好看,但是我做过实验,从利用风的效率上看,中华帆才是效率最高的。」陈曦看着优美的两条大白船说道。

何止是大明朝,即使到了后世,中华传统帆也是效率最高的,西方一直在研究。

杨凡点点头,说道:「我们的帆确实更优秀,尤其是风弱的时候效率非常高。但是你想过没有,用竹子做的硬帆,有多重。小船也许还行,大船根本就拉不动。据说郑和的宝船,要用二三百人拉动绳索才能升帆。」

陈曦也无奈的点了点头,硬帆的重量大,这是最大的问题。

杨凡心里叹了口气。中国帆的故事,说起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今天中国沿海,再也看不到一艘挂着中国帆的木制帆船了。技术早已失传。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永远都没有了。

欧洲人,很好的保留了他们的帆船文化,直到今天还有好多的古代帆船爱好者。从盖伦船、卡拉克船,甚至是地中海式的单桅杆帆船。都经常组织赛事。

连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保留着他们的三角帆帆船文化。

可惜的是中国帆、中国船,却因为无法通过现代船舶检测,已经全部被淘汰,如今你在中国海岸线上,再也看不到哪怕一艘传统的中国木帆船……

在自说自话的总裁的节目中,杨凡读到一个故事。

2004年,一个摄制组跑遍中国沿海,他们竟然在福建漳州的海岸线上,远远的看到了一条优美的木帆船。

它像一只洁白的的水鸟,正在东山湾当中捕鱼。这是一条广船。专家分析,这条船可能有小200岁了,是***战争前后,在香港或者澳门建造的高级广船。….

现在,船长老汤一家当它当做渔船使用,它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东山湾了。

说话间,船上的水手开始紧急操帆,原来,现在内海的养殖渔网越来越多,这让金华兴号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及时避让。

老汤说,早些年,这艘船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家子30多口人全部住在船上,靠海吃海。

现在自己的那条小黑狗,就是在船上出生的,它从来没有下过船,小黑很厉害,负责在船上帮水手监测障碍。

金华兴号两侧加装了两根悬臂,就像水鸟的两只翅膀,它们被用来悬挂渔网。

金华兴号全长28.5米,排水量200吨,船上没有任何现代装备,全靠风帆动力,船上唯一一台电气是老汤的收音机,用来收听天气预报。

这就是中国海岸上的最后一条木帆船,而看着它破旧的风帆,谁也想不到,等待它的将会是接下来的命运……

两个月后……

摄制组发现金华兴号仅仅两个月以后,一场强台风袭击了东山湾,金华兴号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这种台风了,不过是破旧的主帆上再多加几个补丁而已。

但是,当地的渔政部门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未安装动力引擎的金华兴号由于机动性不足,在即将到来的台风季节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船员们不能在留在船上,同时,渔政部门下达了限期自行拆毁的通知。

船长老汤舍不得金华兴号,经过多方努力,摄制组最后帮老汤联系上了一家珠海的广告公司,公司愿意以18万的价格购买金华

兴号,但条件必须是把金华兴号开到珠海来交接。

金华兴号真的能在即将到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