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却独得保全。>
当那些与京师眉来眼去的人在王氏中得了势,却失去了人心,有鉴于此,王氏的行事也日趋霸道了起来。>
这和王氏当年诗书传家,讲究参于大礼,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家训已然背道而驰。>
…………>
在这之后,王氏得罪了很多人。>
李渊和李破是最关键的两个,之外王氏如今最显赫的几个人,王泽远走京师,王庆为王氏主枝压榨多年,王禄在马邑险些丧了性命,王氏主枝却无动于衷。>
王智辩在雁门为偏将,不受王氏待见,和陈孝意一起守雁门时,还想寻王氏相助,王氏主枝怕李渊不满,当即回绝。>
王智辩之后与王氏再无来往。>
这里面但凡有一个念着亲戚之情,说上一句两句,王氏都不至于落到今日田地。>
世间大族常有兴衰,破家灭门的也不止一家两家,几乎都是因为战乱或是政治倾轧所致。>
像王氏这样挺过了战乱,在没有参与任何政争的情况之下,却倒在了承平时节的,可谓是绝无仅有。>
这一系列的变故,顾管事有的是亲眼所见,有的是听其他人谈起,反正来龙去脉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王管事估计比他还要知道的清楚一些。>
反正如今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时候,相比于犹犹豫豫的王管事,他却不会管那么多,他又不姓王。>
王氏各房把田产一卖,多数都是一走了之,他一个外姓之人再是忠心也落不下什么,所以顾家以后是天天吃肉,还是像以前一样看人眼色过活,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听了武元爽的口风,他还是稍有疑惑的问了一句,“田产庄子?那可是要缴纳田税的……”>
武元爽一听就乐了,“这都是小事。”>
顾管事猛然反应了过来,对面这位是武士彟的儿子,武氏是商贾之家,到了武士彟这一代,可谓是富甲一方,逼得王氏跳脚的田赋,对于人家来说根本不是事。>
如果不是王氏把晋地的大族都给得罪的差不多了,这会说不定还能挺一挺,像武氏这样的人家,借点钱财出来算什么?>
顾管事却是不知道,武元爽的堂兄还真就借钱了,只不过王氏各房人等都有,一律生息三分,不算很高,却绝对不低。>
他更不知道,人家背后站着的是太守府的王禄,王禄年关的时候给京师的女儿女婿送去了一份重礼,几乎都是晋阳王氏的血汗。>
王禄这人别看官职才能皆不如王庆,可论起坑人的本事来,三个王庆也不一定能顶王禄一个。>
大宅门里的浑水,可谓深不可测。>
…………>
顾管事看了旁边的王管事和吴管事两人一眼,见那两位都面无表情的看他,不由老脸一红。>
武元爽正在兴头上,“我这几日在城外走了走,看中了两处庄园,一座绣坊,都是王氏的产业,不知顾管事能否割爱?”>
顾管事连连摆手,苦笑道:“二郎莫要取笑于我,此等事主家不说话我哪做得了主?”>
武元爽摇头道:“我可不是说笑,这是笔好买卖,我武氏往北边走的商队有六支,来往于晋阳和洛阳之间的还有两支大商队,往来皆都畅通无阻……”>
旁边的吴管事见他越说越没谱,终于忍不住重重咳嗦了一声,并插话道:“二郎有酒了,依我看,城外的良田庄园,也并非王氏独有,我家郎君也不是……”>
吴管事是真不想少东家冒然掺和王氏的烂事,人家各房只是分家,可不是死绝了,收买一个两个管事倒也不算什么,但这么琢磨王氏的资财,若是被人家知道了,如何能够善了?>
可武元爽不乐意了,“不是什么?我武二郎看中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雄 最新章节第1912章浪荡,网址:https://www.at77.net/32/32344/20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