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的那些封建王朝,虽然也都说过这些话。”>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句话也只不过是说给那些普通老百姓看的。”>
“真正能够执行的,不能说是凤毛麟角,只能说是一个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往往在王朝开始的时候,吏治还算是比较清明。”>
“但是随着皇权更替,许多的律法,都渐渐变成了一纸空文。”>
“既然皇族可以无视律法,那么其他人自然更不可能,把这些律法放在心上。”>
“他们,只会把这些律法,当成是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当上位者,可以毫无顾忌的,处置下位者的时候。”>
“当所有人,都已经对这些律法视若无睹的时候。”>
“这个天下,哪里还有什么秩序可言?”>
朱元璋微微叹息:“这些话其实七五也曾经跟咱说过,只是当时没有说的这么详细罢了。”>
“刘基,你起来吧。”>
“你说的没错,七五也说的没错。”>
“这些律法,不能光制定出来,就放在那里不管不顾了。”>
“就算是咱,也同样应该遵守这些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人,不敢有半分都逾越。”>
正在感慨的朱元璋跟刘基两个人,恐怕都想不到。>
朱瀚之所以提起这个,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后期的大明。>
任何律法制度,都完全没有人遵守。>
甚至许多达官显贵,以及各地豪商。>
全国上上下下,甚至都逾制为荣。>
逾制可不是什么小罪。>
如果在这个时代,被老朱发现有人敢这么做。>
不诛他九族,都属于太阳打西边出来,让老朱没睡醒脑子糊涂了。>
可是到了几百年后,连这种挑战皇权的行为,都已经没有人管束了。>
那么法律除了对那些老老实实的普通人有作用,其它阶层的人,真的会把大明律放在心里么?>
不用想都知道,绝对不可能。>
刘基,或者说是朱瀚的话,终于还是说服了朱元璋。>
老朱决定,不再擅自插手这件事,而是交给燕京这边的衙门自行解决。>
这个小插曲过后,朱元璋对于燕京这边的政务,提出的意见少了很多。>
因为老朱这次是彻底发现,自己以往的执政经验,在燕京这边根本就没有用。>
说不定,还会因此闹出笑话。>
所以,还不如交给刘基自己来处理呢。>
毕竟,燕京现在的发展情况已经证明了,刘基的能力放眼整个大明朝,也是最为顶尖的那一批。>
当然了,这是要把朱瀚排除在外的情况下。>
自家弟弟的能力,放眼古今绝对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
一直到晚上回到刘基的府邸,朱元璋都没有见到刘崧。>
按照刘基所说,刘崧要管的事,其实比他要多的多。>
基本上,每天都要多加一个时辰的班。>
在说这些的时候,刘基虽然满脸敬佩义正言辞。>
不过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心虚的。>
毕竟,刘崧原本其实并不需要做这么多的事。>
这里面很多,都是他为了分刘崧的权,主动让给刘崧的。>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刘崧要做的事情更多,权利似乎是更大。>
可实际上,对于一个衙门来说,最为重要的财政大权,却是牢牢的把控在他的手中。>
刘崧虽然忙碌,实际上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最新章节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网址:https://www.at77.net/327/327087/52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