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能够在得到系统检测到的异常数据之后,开始执行实地探查、维修工作。
林锦礼想到的,也是张天浩此时正在做的。
这位钛坦星部门的核心负责人,此时正结合最新的系统检查数据,重新进行人工推演和“查漏补缺”。
沉浸在工作状态的年轻人一言不语,手指翻飞、大脑飞速运转。一旁的工程师李建,则是为身旁其他工程师做起了解说,培养这些人能够跟上脚步。
“为了能够万无一失,我们的第一辆火星探车的搭载系统,拥有极为强悍的气动减速系统设备,进入火星大气层时,气动外形设计的钝头隔热罩会产生足够阻力,将速度从约20000公里每小时降至1600公里每小时,同时还有姿态控制引擎系统避免发生剧烈翻滚和失控情况。
因为有月球新材料的帮助,这次的隔热罩能够耐受2500以上的高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坚持10小时,保证内部设备不受损。
与此同时,我们仍然没有丢弃降落伞减速设计,这也是你们当中有人负责的项目,我只是大致说一下,在速度降至亚音速后,展开超音速降落伞,可以将速度降到400公里每小时,就是成功,所以你们也不要骄傲自满,这可以说是最不应该出问题的环节。
倒是有一点,火星大气密度只有我们蓝星的百分之一,这对开伞系统的稳定性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不过在灵境生态实验模拟器当中,近一万次模拟,已经没有出现差错……”
当李建讲到这里的时候,张天浩再次核对了一遍面前投影上的参数,突然开口说道:“抛离降落伞或者降落伞未能成功打开,反推发动机点火,通过推力与重力平衡实现悬停,并利用雷达和光学传感器扫描地表,让【司南】自主选择平坦着陆点。
我们搭载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虽然已经十分优秀,但精密仪器在半年时间里,还有降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震动,我们有做固定设施,但备用方案也需要时刻处于激活状态。
不能一切都想当然,着陆腿必须要在能够吸收冲击力之前,让最后的反冲引擎做好最完美的降落姿态辅助工作,确保探测器平稳触地,而不是依靠着陆腿的材料特性去硬抗。
所以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火星探车的,必须要极为稳定……所以你们认为,这半年时间里,我们需不需要对这个【司南】进行实时升级?毕竟它在灵境生态试验服务器当中,一直都表现得极为出色。”
张天浩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也是让原本就皱着眉头当“好学生”的其他几位九州星海公司核心高管层有些犯难。
在航空航天领域,并不是新的就一定会比旧的好。
在这个领域当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这种情况,那就是新升级的设备总是出错,而那些老东西,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色。
但这又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火星与蓝星的距离太远,其他国际机构,包括大夏的机构在内,两者之间的通信延迟都在十分钟到半小时时间,着陆程序根本就不可能听凭蓝星指挥中心的命令,只能完全依赖系统自主计算与执行。
万一升级导致计算和执行出现问题,那就是功亏一篑。
但万一因为不升级,导致缺陷没有解决,着陆时又恰好出现这类问题,那绝对是让人后悔到拍断大腿。
本章已完成!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最新章节第二千三百九十章:八月,网址:https://www.at77.net/327/327857/240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