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胆干,敢闯一定会成功(3/4)

作者:傲骨铁心
人眼中的含金量恐怕能上升好几个点。

贸易战这招于当下这个时代是有效的。

贾六跟户部尚书永贵了解过一些情况,说是乾隆二十年前中俄贸易额为108万卢布,宣布禁运后不到三年贸易额就跌到了4万卢布。腢

现下双方贸易额又有所增长,稳定在60到80万卢布左右。

但这个数据是黑龙江将军上报的数字,是否真实朝廷并没有详细派员核查过。

毕竟,这个贸易额在关外八旗眼里是巨款,可在繁华的关内却是不值一提的。

贾六前世看过若干穿越者的故事,大部分穿越者治国理政后都是选择同西洋各国竞争海上,甚至劳师远征美洲,似乎唯有这样才能成为世界灯塔。

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对,但似乎有更实在的路走。

比如,向北干掉沙俄,向南夺取东南亚和印度,足以让灯塔在东方矗立了。

陆地用兵的难度肯定要小于海上万里用兵。腢

尤其印度,其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已然说明其重要性。

现时贾六连国内都没能实现完全统一,自是腾不出手远征夺取缅甸这个跳板,但他却是无论如何要保住关外,然后将沙俄反推出亚州的。

事实上,俄国能在东方获取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不是因为他们能打,也不是因为清政府不能打,而是因为关外压根没人!

当年明朝能将版图实控区一直向北延伸,建立奴尔干都司的原因就是因为明朝在这片广袤区域有人,有驻军。

而清朝在关外兴起后却将数百万汉人杀戮怠尽,继而又将关外视为龙兴发家之地,不许汉人出关居住,结果就是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军民不过数十万人。

这些人有留守关外的八旗,有索伦,有蒙古,也有所谓黄羊野人。

除了盛京等大些的城池,其余地方的居民点有几百人都能称为较大。腢

真正是千里无人烟。

再大的土地,没有人居住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就意味根本不可能有驻军。

一遇战事只能从千里外的地区调兵,如此光是粮草运输就是天大的麻烦。

所以俄国是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就东进,直到抵达满清视为心腹之地的黑龙江地区。

没有人比贾六更清楚关外的战略价值,以及沙俄即将膨胀到什么地步,所以他必须拿下关外,然后不断往关外拉人。

官方的也好,老富的丐帮也好,反正不拉几百万空闲劳动力到关外繁衍生息,这片土地必将被人家夺走。

前世直到清廷要亡时才意识到关外重要性,开始解除柳条边禁,然后就是官方和民间大规模的闯关东,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让东北有了千万人口,这才成功保住这片汉家故土。腢

因此,贾六倾向于武力解决关外八旗反动势力,将那三万多自诩还有血性的八旗铁骑一股脑解决,为汉民大规模出关奠定基础。

要知道东北不但有肥沃的土地,更有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各式优质煤铁矿,还有不冻港。

此事宜早不宜迟。

且要彻底,完全肃清满洲在关外的遗毒,让关外这片故土真正做到在白纸上重建。

拟调动两个主力军东征,先捣盛京,再取吉林,最后扫荡宁古塔,此事重要性和北洋通商不分上下。

“你分管兵部,最迟月底前要拿出份详细的出兵方案”

贾六对老阿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乾隆虽然称他为无能废物,但他发现老阿这个人就跟那口西洋大钟似的,不上发条就不走字,但一上发条这字就走得格外有劲。腢

只要给出目标,给出重点,老阿就能把事做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