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百五十章:为你庆生(2/3)

作者:
气。譬如这“轻歌雅舍”、“曼舞红楼”、“君来居”、“留客坊”、“清风伴酒”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些妓馆、客栈、酒楼之类,但看起来就如同从书卷中走出来一番,颇为有情调的。不带菀汐一起出来转转,还真是遗憾。但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是不能让菀汐知道的。一路沿着长街到淮水边儿上去,长街的尽头,就是风国著名的淮安码头。四面八方的商旅们,多从三淮码头这便走货,这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很热闹。宸王觉得这边不够安静,不可取。便沿着码头一直往下游走,想要找到一个僻静的水边儿。但是沿着这码头走过来,忽而有了另外一个念头儿。回身看着自己走过来的这一条长长的路,宸王觉得,实在有些太单调了。若是在这一路上都挂满大红的灯笼,那才好看呢。让菀汐一路沿着这红彤彤的颜色走来,找到他,不是要比他带着菀汐过来,干巴巴地放电灯、放河灯,要有趣儿得多吗宸王拍了下自己的头,暗想道:“早儿怎么没想到呢”沿着码头一路往下游走,渐渐脱离了码头的繁华,只有一条建造在淮水边儿供百姓们散步的长长木板路。走在其上,脚踩木板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如同走在木桥上一般。长路的尽头,已经是这淮安府的西郊了。通常散步的人们是走不到这里的,嫌累,都只是在这条长路上,走到中间便折返回去,在这其中散步。但淮水依旧清澈,站在水边儿上,清风徐来,脚下的土地很柔软,和那经过建造的水边步行路是不一样的感觉,多了几许去璞归真的天然之感。而且这边已至西郊,再往前走,有一条长长的过河桥,是通往对面儿的村子的。这一片水边的土地,相比于淮安府的紧凑拥挤,便显得空旷了些。若是好好儿布置一番,这里一定美不胜收。如此想着,在这边儿好好考察了一下情况,就往集市上跑回。去杂货铺子买了许多蜡烛和灯笼,回到府衙去,直接提着这些东西从正门儿而入。看到宸王亲自提着这大包小裹的进来,蔡升忙迎了出来,问道:“殿下怎么亲自去采买东西让底下的人去做就行了啊”宸王忙活得有些口干舌燥的,急匆匆走进了后堂里,自己倒了一杯茶,咕嘟咕嘟喝了,这才道:“你不许给本王声张,只需按照本王的要求给本王出人就是了。”“啊是是是,殿下尽管吩咐就是。”蔡升有些懵了。“你去差人给本王做四个大木头牌子,能插进土地里做提示之用的那种。然后再给本王找几个今日没什么差事要办的衙役也不用太兴师动众了,有三个人就行了。去办吧。”宸王吩咐道。蔡升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地应了一声儿,出了门儿,才仔细回想了宸王的话,照做去了。不多时,,蔡升已经带着四个可以插入地面做标牌的大木头牌子、并着三个衙役进了屋。宸王看了眼三个衙役,道:“你们都回去换上便服,到码头上去等本王。”“是。”三个衙役颇为郑重的,声如洪钟的应了一声儿。衙役们走后,蔡升才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您这是要干什么啊”“今儿是本王王妃的生日,本王要大干一场。”宸王道。“啊”蔡升还是有些糊涂。“去给本王拿笔墨来,本王要写字。”宸王道。这时候可没心思和蔡升解释什么,时间紧迫啊。他还要去布置场地、还要去码头上租船,许多事情要做呢。蔡升虽然不甚明白宸王所说的“大干一场”指的是什么,但看到宸王很认真的样子,也就话不多说,只按照宸王的要求去办了。拿了磨好的墨、笔,给宸王放在了屋内的圆桌上。见宸王在四个木板上写着:“若非有急事,望父老乡亲们不要从此处同行、踩踏,不胜感激”。四个木牌上,都是如此写着。见此,蔡升便道:“是哪里不方便让百姓们通行殿下告诉下官,下官直接让官差去封了那条路不就得了”“不要这么兴师动众的”,宸王道,“这是本王自己的事情,岂能利用官府徇私要不是本王不方便回去调人,就连你的那三个公差,本王都不用对了,千万不要和王妃说本王回来过,也不要和她说,本王神神叨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