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这时,守在挂着李仁仲尸体的木架子周围的一名宋军小校,用赵官家赐给的火枪向天鸣枪。>
“砰”!>
一声枪响,吓得想冲上前去的围观百姓都一哆嗦,他们驻足,观望起来。>
这时,那名小校挥手示意,让他们手下高喊起事先赵官家赐给他们的口谕:>
“吾等奉大宋皇帝诏命,保护好罪大恶极的李仁仲尸体不被百姓损毁,乃是为了让更多城内百姓看到此贼已死,让更多城内百姓解除心中之恨,亦是让更多百姓知我大宋官军伐夏,乃是正义之举!”>
“有违大宋皇帝诏令者,斩!!”>
上百名手持明晃晃大刀的宋军官兵,齐声宣布着赵官家的圣谕,令那些想要冲上来撕碎李仁仲尸体的围观百姓望而却步。>
围观的数千个百姓中,有赵官家事先安排好的两批化装成西京城内百姓的托儿。>
一批托儿精通党项语,另一批托儿是汉人。>
这两批托儿,分别用党项语和汉语,带头高喊道:>
“大宋皇帝圣明!”>
“大宋皇帝御驾亲征,乃是率正义之师,伐无道夏邦,必将每战必胜!”>
“大宋皇帝威武!”>
“大宋正义之师威武!”>
“赵官家万岁万万岁!”>
“大宋万岁万万岁!”>
在两批托儿的带动下,围观的百姓无论党项人还是汉人,都跟着高喊起赞颂赵官家、赞扬宋军的喊声。>
“大宋皇帝威武!”>
“大宋正义之师威武!”>
“赵官家万岁万万岁!”>
“大宋万岁万万岁!”>
“……”>
这声音在人群中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呼万岁,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能够撼动天地。>
……>
这些招术,能迷惑城内的众多无知的百姓(当然,个别聪明的百姓虽能窥出赵官家的阳谋,却无力反驳,为了苟活只能顺从),>
这却迷惑不了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心机深沉的十二名夏国使臣。>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不甘,他们想要抗议,想要为守节自刎而死的濮王李仁仲鸣不平。>
他们纷纷扭头,怒视着看押他们的大宋中书舍人兼接待夏使的钦差张浚,抗议道:>
“两国交战后,为何如此虐待我大夏国死节之忠臣呢?!”>
“我大夏国濮王李仁仲,为大夏国鞠躬尽瘁,宁死不降,拔剑自刎,血洒城头,气节高尚,岂容尔等如此羞辱?!”>
“尔等大宋国,宣扬仁义忠孝治天下,可如今尔等将我大夏国濮王暴尸街头,蛊惑城内百姓痛恨并侮辱如此忠义守气节的濮王!如此所作所为,有悖仁义忠孝!”>
“吾等大夏国使臣,要求立即拜见大宋皇帝,抗议如此虐待我大夏国濮王之举。如此做法,乃是残暴昏君所为!”>
“吾等要见大宋皇帝,抗议此事……”>
“呵呵……”张浚冷笑一声,打断了他们的抗议。>
他风轻云淡地说道:“此乃我大宋正义之举,城中百姓们之所以痛恨李仁仲,正是因为他的残暴无道。我大宋皇帝以德服众,人心尽归,岂容尔等宵小之辈置喙?”>
张浚边说,边伸出右手,举过头顶,做了一个握拳头的手势。>
负责贴身保护(看押)十二名夏国使臣的二十四名高大威武的大宋官兵,立即会意,两个人负责摁压住一名跳脚想抗议去面圣的夏使。>
张俊手下的其余八十多名官兵,立即拔出雪亮锋利的战刀,晃得十二名夏使不敢再怒视瞪眼了。>
十二名夏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我成了赵佶 最新章节第326章 爆猛料!赵官家竟有曹贼之好!,网址:https://www.at77.net/403/403536/32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