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中充满了绝望与愤怒,但更多的是对父皇逝世的哀伤。>
他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的这位敌国最大的刽子手赵官家,他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恨。>
然而,他的不甘与愤恨,在赵官家那强大的实力与威严之下,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力。>
“啊…………”一直养尊处优的十四岁少年,终于无法忍受,怒吼一声,泪如泉涌,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哀伤与愤恨:>
“你……你这个刽子手!你这个赵宋狗皇帝,挑起对我大夏国的战争,杀死了我大夏国那么多兵将!你现在还敢胡言乱语,诅咒我大夏国皇帝,被天雷所击,真是欺我年少吗?我大夏国与你宋国,势不两立!”>
“赵宋狗皇帝,若你现在不杀我,待我长大成人,定要让你宋国,加倍偿还今日血债!”>
“呵呵!”赵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
“好啊!西夏伪太子李乾顺!朕胸怀大度,养你到成年,看你又能如何?”>
赵吉能说出此言,并不是他真的想养一个白眼狠李仁爱,而是为了灭夏国后,稳定西夏之地的人心,必须要做出仁君的样子,不能一下子将原夏皇的子嗣都赶尽杀绝。>
这是大宋太祖、太宗皇帝,留下的宝贵经验。>
现在及之后几年,大宋不杀李仁爱,不代表等到西夏局势稳定后还不杀他。>
当然,作为穿越者的赵吉,自然知道面前这位西夏太子李仁爱,在历史中,他只活到了十七岁;原因就是:>
李乾顺与耶律南仙所生的太子李仁爱,品行兼优,受母后耶律南仙对故乡辽国强烈思念的爱国之心的影响下,他不仅爱自己的大夏国,也一样爱外公之国大辽!>
当辽国渐衰,金国多次向辽国发蚕食辽国时,李仁爱曾向父皇主动请缨出战抗金救辽,然夏皇李乾顺出于多种考虑,没有同意太子的请求。>
辽国元德二年(1120年),金军向辽军发起猛攻,先后攻克了辽国的中京、西京。辽将亡,天祚帝仓皇出逃,临近西夏边境,李乾顺派人前去迎接。>
当时金太祖也派人进入夏国,向夏皇(崇宗)李乾顺提出条件:若辽天祚帝入夏,望将他缴获解金,金会割辽部分土地以作酬赏。>
李乾顺见辽大势已去,权衡利弊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将天祚帝“让”给了金国。>
元德七年(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熹被俘,辽国灭亡。>
李仁爱在得知辽大败的消息时,叹息伤心了好几个月;待到得知父皇向金国称臣,背弃了辽国之时,更是失声痛哭,去劝止父皇……>
然,李乾顺出于对西夏本国利益的考虑,没有听从太子李仁爱的劝谏,反而责骂了他。年轻的李仁爱悲愤不已,在辽灭亡后几个月,便忧愤而死,年仅17岁。同月,皇后耶律南仙伤爱子夭亡,忧祖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绝食而死。>
……>
赵吉在提前知道了这些的情况下,当众说出“可养西夏太子成年”之语,即便不食言,他也不怕这样的西夏太子李仁爱能有什么大作为。>
现在,赵官家面前这名党项贵族少年,虽然还没有亲口承认自己是太子李仁爱,但是赵吉和身边的众多聪明人,都已经断定出了这名少年的真实身份,他就是西夏太子李仁爱。>
赵吉转身,看向芭里祖仁,目光中露出一丝戏谑与威胁。>
他踱步到被俘的西夏御史中丞芭里祖仁面前,掏出了火铳手枪。>
赵吉缓缓举起手中的火铳手枪,用冰冷坚硬的枪口,狠狠地顶在了芭里祖仁的脑门上,语气冰冷,道:>
“芭里祖仁,你可知道,朕为何留你到现在?”>
赵吉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仿佛猫捉老鼠般享受着芭里祖仁的恐惧。>
芭里祖仁浑身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我成了赵佶 最新章节第373章 李仁爱,朕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网址:https://www.at77.net/403/403536/37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