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3章 竟然会有这种方法?我到底错过了什(2/5)

作者:不吃小南瓜
果继续研究钱学森弹道,多研究出几种变轨模式,再加上技术上的突破创新,自然可以让导弹成功突破拦截。

当然,这种方式确实有局限性。

比如,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也只有那些特殊的导弹,才能够拥有这样的技术,单枚的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他说道,“丁辉,我仔细想了一下,你说的还是没道理,我们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方向上继续研究。”

丁辉顿时道,“任何研究都是从零开始的,而且我们还不是零,我们可以去论证,可以去仔细研究。”

“怎么就不是零呢?你有确定的方法吗?”

“没有方法可以想,我认为有好几种模式都能实现,只不过需要仔细的研究,难道因为有难度就不研究了吗?”

“我当然不是那个意思……”

两人又说了起来。

这已经是办公室的常态了。

袁志林和丁辉都是137所非常优秀的研究员。

袁志林资历更老一些,也做出过许多研发贡献,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导弹,也是研发直接参与人,所里自然是很有权威的。

丁辉的年纪还不大,没有参与过重大项目,但是他的数学水平是所里公认的,好多计算方面的工作都是由他来负责。

两人正说的激烈时,郑国锋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的双眼一片通红。

其他人看到郑国峰的样子都吓了一跳,“郑教授,你怎么了?”

“你这是怎么了?”

“红眼病?”

“……就是没睡好。”郑国峰苦笑了一声,问道,“庞主任呢?”

“庞主任今天走了啊?去三区了。”袁志林赶紧说道,他说的三区就是航天集团的三区,实际上,是一个专业的导弹研究院,也是137所的直属上级机构。

郑国峰才想起庞思博是去了三区,下个月三区的领导要过来视察工作,也是综合一下现有的技术,探索未来的研究工作。

现在导弹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国内的导弹技术,可以说,已经赶上了世界顶尖水平,处在这个阶段就很尴尬了,想继续发展也没有了参考,再提升就变得很不容易。

所以就需要不断的探索讨论,再结合已有的技术去研究。

郑国峰点了点头,对其他人说道,“大家都到会议室集合,我有个工作要交代。”

很快所有人都集中到了会议室。

郑国峰站在最前面,他把手里的文件放在桌子上,随后认真说,“不要再去讨论什么方向问题了,方向已经有了。”

“丁辉!”

“到!”

丁辉一个激灵喊了一声。

“这里是研究所,不用这么严肃。”郑国锋笑道,“你是所里数学最好的,接下来的工作就由你来负责。”

“这份文件,我需要你们所有人一起去研究,一起去理解、找问题、论证,这就是主要工作。”

丁辉带着好奇接过了文件,他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三维函数的轨迹修正?”

“这是一个方法吗?”他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对。”

郑国锋笑着点头。

其他人顿时也愣住了,即便是丁辉也只是存在轨迹修正的设想,但一想到那种繁杂的计算,就知道想研究出来很困难。

现在直接看到一份三维函数轨迹修正的方法报告?

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是真的,简直神了啊!

……

西海大学,梅森数实验室。

王浩休息了一天时间,也给自己放了个假,随后就继续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