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一章暗中有变(2/3)

作者:宇十六
,随着嘴角勾起脸上的脂粉簌簌落下。

庾楷嫌恶地将脂粉挥散,道:「你要为父向会稽王哭诉吗?」

庾鸿轻笑道:「大人,去年会稽王要削减王刺史的北府军,王刺史可没向会稽王哭诉。」

庾楷惊诧地望向儿子,吸了口凉气,放低声音道:「你让为父学王恭起兵吗?」

庾鸿淡淡地笑道:「去年王刺史以讨王国宝之名起兵,会稽王不得不杀王国宝以安天下。如今会稽王在内重用谯王兄弟把持朝政,在外任用王恺兄弟以为屏障,像大人这样的旧臣反倒冷落一边。父亲何不联合王刺史,以讨伐司马尚之兄弟之名起兵。一旦兵起,大王又怎会让大人割让四郡?」

庾鸿的话透着森森杀意,庾楷面色阴晴不定,取了茶水在手饮了一口,犹豫未决。

「大王不仁,大人又何必一味忠孝。您瞧王刺史举兵反叛,大王不敢动他分毫,大人对大王唯命是从,反倒先拿大人开刀。」庾鸿阴阴地道:「天下乱像呈现,大人岂无意乎?」

庾楷被说动,咬牙道:「大王即不仁,就休怪愚不义。鸿儿,你替为父前往京口,劝说王恭与为父一起起兵讨伐司马尚之和王愉。」

…………

二月二十六日,郭定等人乘坐的牛车缓缓驶进新息城南门,因为是暗访,一行人没有住驿馆,而是住到了客栈。

进入汝南郡内,孙彬不时地撩起车帘,张望车外的情形。

一路之上人流不断,农田有人在劳作,还有民伕开挖水渠,孙彬心中暗喜,这便是呈状中所告的第六条:不恤民力、大兴土木。

郭定的心思与孙彬截然不同,在堂邑与杨安玄结识后,杨安玄专程请他饮宴,两人相谈甚欢。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杨安玄正如他所预料一路迁升,巡水从事、伏波将军,然后是广威将军、汝南郡主簿兼司马,相信不用多久便是汝南郡太守了。

这样的迁升速度让郭定张目结舌,他已兴不起妒忌之心,想着与杨安玄交好,将来或许能得以借力。

来汝南的路上,郭定反复权衡,决定暗中相帮杨安玄。虽是暗中,却要让杨安玄领情,郭定思忖着该如何行事。

吃罢晚饭,孙彬兴冲冲地来找敦定,商讨两人分开前往汝南属县查访之事。

「郭御史,汝南十五县,除开新息城,咱们一人分七个县去实地看看,一个月后再在此汇合如何?」

来的路上,郭定随机问了些干活的民伕,那些民伕对官府感激涕零,官府不光放粮赈灾还募工做活,不少人家里的日子比起往年还要好过些。

孙彬的心思郭定清楚,这位是想踩杨安玄上位,只是这位的眼神委实不行,前次谄媚王宝国差点被治罪,消沉了一阵,这是又起了心思。

只是他也不看看杨安玄是什么人,会稽王的宠臣,洛阳大捷的功臣,朝庭正在信重之时,可别让垫脚石崴了脚,摔个跟头。

郭定笑呵呵地附应着孙彬,任由他挑选觉得有用的县城,果然孙彬将阳安、吴房、宜春等几家联名上告的县划到了他的名下。

等孙彬走后,郭定端着茶杯沉吟,自己抽个空前去见见杨安玄,什么话也不用说,杨安玄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其中之意。

孙彬带着人离开新息前往阳安,郭定让随从去府衙送拜帖,帖上写着「会稽郭定正明敬拜」(1)。帖上没有写官职,郭定知道杨安玄看到拜帖后自然知晓。

半个时辰后,随从带回拜帖,告诉一个令他沮丧的消息,前日杨主簿带了官吏巡视属县,劝课农桑去了。这一去至少得月余,看来是碰不上面了。

…………

三月十五日,沿江而下的庾鸿来到京口拜到王恭,呈上庾楷的密信。

王恭与庾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