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八章祸水东引(2/3)

作者:宇十六
然刘寄奴不能相容,大哥何不趁其远征在外,先行控制京城,以天子名义下诏宣布刘裕罪状,召天下有志之士共伐之。”诸葛长民重新坐好,愁眉苦脸地道:“刘裕骁勇,连刘毅都被他杀了。而且刘裕出京前,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京中有刘穆之统军,刘道怜为徐州刺史坐镇京口、遥控广陵,刘怀肃坐镇彭城,檀韶驻扎下邳,将豫州团团围住。愚若起兵反他,刘道怜西进,刘怀肃、檀韶南下,刘毅再从江陵回师,愚能逃往何处?”诸葛黎明愤然道:“大哥莫非想坐以待毙不成。”诸葛长民伸手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道:“此事尚不急,毕竟是坊间传言,说不定是有人在故意散播谣言,制造恐慌,明日愚试探一下刘穆之,看看他怎么说。”诸葛黎明道:“空穴来风,岂能无因,刘德舆杀孟昶、刘毅,就如同汉高祖杀黥布、彭越,吕后除韩信一样,唇亡齿寒,大哥却不可犹豫,宜早决断,决不能让刘裕率师回返建康。”诸葛长民看着满屋华贵,感叹道:“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一布衣百姓,岂可得乎!”诸葛黎明怒道:“生死关头做什么妇人之叹,不过拼死一搏而已。”第二天,诸葛长民再至西州城。

刘穆之有些诧异,按说诸葛长民隔日才来,今日轮到自己在西州城值守,诸葛长民怎么又来了?

诸葛长民解释道:“道和,太尉催要粮草,眼下春耕在即,库中粮种尚且不足,这粮草从何而来?愚昨夜苦思无策,特来与道和商议。”刘穆之道:“新滏公不用发愁,北冀州去年丰收,刘刺史答应三月前通过汴水运送四十万石粮食进京。除了必要的粮种外,先停一下百官禄米,朝廷数万兵万在江陵耽误不得。”诸葛长民笑道:“如此甚好,就按道和所说,先行运送二十万石粮食前往江陵。”刘穆之拱手,准备离开。

诸葛长民叫住他,道:“道和,愚听闻坊间传言,说愚与太尉不睦,不知从何说起?”刘穆之暗吃一惊,表面若无其事地笑道:“新滏公这是从何处听来的传言,愚怎么从未听闻,传此谣言者其心可诛。太尉西征,家中老母和幼儿都托付给将军,对将军可谓信任有加,怎会不和?此谣言有意离间新滏公和豫章公,不可姑息,愚这就派人去坊间查探。”诸葛长民道:“谣言止于智者,道和不必与坊间小儿一般见识,随他去吧。”晚间,退思庐,诸葛三兄弟密议到亥时,三人越商量越觉事情不妙。

诸葛幼民道:“刘太尉伐燕国、灭卢循、平江陵,威震天下,大哥留守京城时得罪了不少人,确实要小心他借机发难。”诸葛黎民咬牙道:“当初京口起兵,不足两千人便能赶走桓玄,如今历阳有兵马万余,召入京来当可控制局面。再联结杨安玄、刘敬宣等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诸葛长民沉吟片刻,道:“愚与杨安玄素无交情,此刻雍兖兵马正远征秦国,鞭长莫及。倒是刘敬宣与愚是旧识,其父在世时,愚与刘裕、刘毅等人还在他麾下任职,刘毅攻讦他时,愚还替他说过几句好话。”诸葛黎民道:“刘敬宣与刘裕交情莫逆,大哥要说服他不易。”诸葛长民叹道:“放眼天下,除了雍兖刺史杨安玄外,司州刺史鲁宗之、北青州刺史杨孜敬、梁州刺史司马休之,此三人依附杨安玄,没有杨安玄发话不可能相帮;徐州刺史刘道怜、广州刺史禇裕之、交州刺史杜慧度、宁益刺史范元之、江州刺史傅亮都是刘裕的心腹,刘裕自任扬州刺史,荆州刘毅被灭,这天下除了北冀州的刘敬宣,愚还能向谁相商。”诸葛幼民脸色一白,道:“既如此,还是算了吧。大哥与刘太尉是好友,只要顺从刘太尉应该不会对大哥下狠手吧。”诸葛黎民骂道:“蠢货,莫非想学曹爽做个富家翁吗?”诸葛长民悚然道:“愚意已决,这就写信给刘敬宣。”丹阳城,府尹官署,刘穆之在灯下疾书,告诉刘裕诸葛长民已生反意,要及早提防。

…………峣关。改装的投石车犀利无比,就是耗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