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九章铁索横江(2/3)

作者:宇十六
都是四五十岁之人,有的甚至年近花甲。主公虽然仍任用王镇恶,但王镇恶在参谋部掌事的位置呆不太久,若是王慧龙能入参谋部,将来很有可能接替王镇恶的位置。

王慧龙又与王强多次商讨过得失,王强认为贸然前往参谋部可能并不被主公重视,若能立下赫赫之功再到参谋部,主公极可能会让他接任年岁已长的高长庆,成为参谋部右丞,那步子便很稳健了。

今日王镇恶相邀王慧龙前往参谋部任职,王慧龙不再犹豫,当即应允。

王镇恶哈哈笑道:「好,慧龙风华正茂,主公信重,将来成就绝不在愚之下。」

「还望王公多多栽培。」

王镇恶连连点头,道:「慧龙放心,你来参谋部,愚定当鼎力相助。」

王慧龙愿意放弃荥阳太守之位进入参谋部,至少表明向自己靠近的意思,世家子弟更重情份颜面,王镇恶愿意视王慧龙为自己的接班人。

经过王遵、王鸿一事,王镇恶知道自己与杨安玄之间不可能再回复从前那样,他年岁渐长,要为自己谋条后路。

以往自己在军中暗中培植的亲信,因李强一事王镇恶已无信心,而且主公会特别在意自己插手军务。诸弟之中没有出色之人,子侄辈尚幼,需要得力之人扶持,眼前王慧龙是最合适的人选。

两人一拍即合,相谈甚欢,聪明人说话无需说透,且行且看且磨合。

军情如火,王镇恶不敢多耽搁,第二天带了轻骑继续前行,一日疾走近三百里,三天后到达宁陵(今河南宁陵),离睢阳(今河南商丘)不足百里。

睢阳城地处睢水之北,山阴为阴,水北为阳,故而得名睢阳。秦时在此置城,后汉文帝刘恒次子刘武受封梁王,以睢阳为梁国都城。

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很受宠爱,所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刘武在睢阳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修筑架空通道,连接宫殿与平台达长达三十多里。

因黄河淤积,加高加厚的城墙在旧城基础上叠加建新城,形成「城摞城」的局面。睢阳城墙「方三十七里,二十四门」,城高三丈余,基厚七丈,城墙亦宽三丈余,引睢水为护城河,整个睢阳城巍峨雄伟,固若金汤。

睢阳城有郡军四千,刘裕夺取下邑后,毛修之猜到他下一个目标是睢阳,派出三千援军赶到刘裕到来之前入城。.z.

梁郡太守徐冲在刘裕大军到来之前便坚壁清野,把城外的百姓迁入城中,城中有百姓近三十万,储存粮粟超过二十万,城坚池固根本不惧刘裕大军到来。

到达襄邑后,王镇恶派出侦骑前往睢阳打探消息,得知刘裕大军围困睢阳已经十余天,发动了八次攻城战,睢阳城防守严密,刘裕大军连城墙都未攀上。侦骑入睢阳城给徐太守送信,徐冲得知王镇恶率援军到达宁陵,越发安心守城。

刘裕很快得知雍军援军到达宁陵城,率军的是杨安玄麾下头号谋臣王镇恶,细作更在前几日便奏报,杨安玄从羌胡之地回归了襄阳城。

看来自己发动的急攻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将是相持阶段。不过自己从杨安玄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益州战事更是成果显赫,刘裕召集文武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太尉参军毛德祖率先开口道:「睢阳城实在难攻,现在雍军援兵已至,不如南下攻打兵力薄弱的汝阴、汝南,与王刺史(王仲德)江夏兵马会合,从江夏渡汉江攻打襄阳。」

谢晦摇头道:「不然,大军南下后朱超石必然趁虚卷土重来,占领的下邑、丰县等会重被雍军夺回,甚至威胁彭城安危,而且南下汝阴、汝南,沿途亦有重镇,雍军在伺机攻击,容易为敌所趁,不如背倚蒙县、虞县,困守睢阳城,以逸待劳

,围点打援。」

「不错」,傅亮赞同道:「睢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