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章 未曾想败在了贾家人摆烂上!(2/4)

作者:无衣佩瑜
>

戴权诧异的看他一眼,没想到这个小纨绔竟是个心思细腻的,能想到此处!

他也未隐瞒,毕竟将来会明诏天下的,答道:“听陛下的意思,亲军组建之后,勋贵家的子弟若想从军,须得先来亲军里历练三载,考核合格之后,方可到地方任职!”

曹操心道,原来是再此等着!多少猜到些崇盛帝的用意。

勋贵这玩意儿,朝廷不能没有。彼辈极度依赖皇权,可在一定程度与文官相抗衡,维持朝局稳定。

问题是文官都是千军万马考出来的人尖子,个顶个的聪明,而这些勋贵生下来便安享尊荣富贵,不思进取,腐化堕落,日益不堪。贪财尚是其次,关键是无能,遇事不中用啊!

贾家激流勇退,族中子弟已无人从军。这不代表其他人家也不愿族中子弟从军——到了军中只需打点关系运作一番,手底下兵马越多,能喝的兵血也就越多。日子岂不逍遥自在?

至于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保家卫国,除了皇帝和平头百姓,这些依靠关系上位的何曾在意?

没有里通外敌就不错了,还想他们舍生取义吗?

后果便是他们白白占了机会,反让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难以出头。

所谓的“勋贵亲军”一旦组建,强制要求世家将子弟送入军中,将极大降低他们在其他军队中的影响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只是大家都不是傻子,勋贵凭什么同意?

见曹操一副凝神思索之态,戴权鼓动道:“如此盛事,注定留芳史册,岂可少了宁荣二府的参与?如能借此得到陛下垂青,将来四大王府也不及你家风光!”

曹操心里哼了一声,这分明是看贾家无人,自己“年轻识浅”,上门来诓骗自己做出头的椽子!

若他真是贾蓉,这会儿大概毫无兴趣,随便朝廷如何风云动荡,我且守着家底逍遥快活。

他为难道:“此事听来倒是极好,但我家久已无人从军,而三年热孝在身,我纵然想参与也难啊!”

戴权摇头道:“蓉哥儿,此言差矣!虽则你有热孝在身,不便从军。可京都中贾家族人何止数百?更有金陵旧族,怎会少了人呢!”

曹操沉吟不语,戴权趁热打铁:“世人皆知,贾、史、王、薛乃金陵四大家族,其他三家俱以贾家马首是瞻!你如今可是贾家族长,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绝非难事!陛下见了,岂能不喜!”

“四大家族”的名号曹操并不陌生,贾蓉从小听惯了的,记忆深远。薛家母子昨日已经来过,今天来祭拜的客人中,则有史鼐、史鼎兄弟俩的夫人和儿子,王家则是王子腾的夫人、儿子和他弟弟王子胜等。

四家关系仍在,但要说“振臂一呼、应者如云”,那就纯属扯淡了。从今日来人的态度中,曹操便有所察觉,史家恐怕早已离心离德,不过是维持表面关系,送完祭礼上过香后,直接告辞,饭也不吃一口,更不要说联络感情。

王家人则颐指气使,好像他们来宁国府是纡尊降贵。盖该因王子腾如今颇得圣眷,王家扶摇而上,其势已然超过贾家,尊卑易位。

昔日四大家族中,如今还能听招呼的,大概也就一个借住在荣府的薛家。

薛家早没了爵位,只在内务府领着皇商的差事。一旦差事丢了,和寻常商贾无异!

曹操早已心动。按照居丧之礼,哪怕不必真去过“寝苫枕块”的苦日子,也只能躲在府里,束手束脚,白白耽误时间。

这参军与他而言却是极好的名头——正所谓“自古忠孝两难全”,宁负“不孝”之骂名,也要为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